要判断一个奶粉是否真正令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放心,年轻妈妈们考虑的问题不应该是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了。中国年轻妈妈选择奶粉的标准正悄悄发生改变。这种观念转变的契机是三聚氰胺事件,主要体现在妈妈们将从单纯的广告宣传转向实地考察一个奶粉品牌的奶源如何优质和安全。这是包括新浪亲子等在内的中国目前最权威的母婴网络媒体主编团、访问飞鹤乳业在我国北纬47度地区面积近9600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建立的中国最大的乳业生态圈和原生态"牧场航母"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奶源至关重要
我国北方北纬47度的充沛的阳光下,湿润的黑土地上生长着一望无际的优质的青贮、苜蓿草、甜菜等有机农作物为牧场奶牛一年四季提供充沛而优质的有机饲料储备,这些有机饲料能充分保证牛奶的风味独特、天然纯正。收割机将这些作物收割后打成饲料粉,配上玉米蛋白粉、玉米面、蘑菇等精饲料为飞鹤十个牧场十万头优质的荷斯坦奶牛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食物来源。牧场中的每头奶牛有自己的RFID身份识别系统,电脑系统可以知道每头奶牛的家族谱系,喂养情况、产奶情况、体格情况等。每头奶牛每天将吃掉20多公斤的这种精心配制的饲料,365天中有300天时间每天产出30多公斤的有机鲜奶。这些有机鲜奶在2-3个小时内变成醇香扑鼻的有机奶粉。
上面场景描述的就是美国上市公司飞鹤乳业耗资50亿人民币、在齐齐哈尔及其周边地区建立的中国最大的乳业生态圈以及"牧场航母"的场景。
在黑龙江的地图上,围绕齐齐哈尔(达斡尔语"天然牧场"之意)周边的克东、甘南、龙江、拜泉刚好围成了一个面积近9600平方公里的圈子,这就是美国上市公司飞鹤乳业耗费数十亿人民币建立的中国最大的乳业生态圈以及"牧场航母"所在地。飞鹤乳业将在这个生态圈中陆续投资50亿元人民币,5年时间内建设10个万头牧场及4个日处理鲜奶1000吨的奶粉生产基地,年销售总额将超过百亿元。
有专家指出,飞鹤乳业很早意识到只有牧场是不够的,牧场的选址是一个地理、人文等多要素的集合。就像龙井茶只有在特定的地区才能产出一样,飞鹤优质的奶粉也是多方面地域因素的结合。
事实上飞鹤乳业的生态圈的选址已经给飞鹤奶粉贴上了不可复制的地域标签:北纬47度(全球公认的最佳奶牛饲养带)、水资源丰富的中国最大湿地资源、以及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另外两块黑土地资源是乌克兰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构成这个中国最大的乳业生态圈以及"牧场航母"的独一无二的坚实基础。
母婴媒体主编一致认为,飞鹤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成为奶粉的一线品牌不是没有道理的。飞鹤的生产流程和体系将变成中国奶粉制造行业最复杂、最规范、最安全、最严格的标准。飞鹤乳业创建了奶粉生产行业新标准,飞鹤乳业在高出中国奶粉所有规范和标准很多的标准情况下在产奶粉。
飞鹤乳业利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强大资金实力背景早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就已经完成9600平方公里乳业生态圈的选址、10个万头"牧场航母"布局,并且确立中国乃至全球最集约化、最专业化的生产战略。
飞鹤乳业的奶粉生产涉及奶粉生产的全部产业链。包括牧草、苜蓿草、青贮、甜菜等粗饲料的种植;玉米蛋白粉、玉米面、牛料等精饲料的生产加工;奶牛引进培育饲养、牧场选址运营、牛奶榨取运输、国外最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引进、奶粉工厂建设及生产、配方研发、封装基地、仓储及物流等。
三聚氰氨事件说明,只要奶粉生产的一个环节出问题,品牌最终都将功亏一篑。飞鹤采取的这种最集约化、最专业化的生产道路实际上已经对未来奶粉安全设立了强大的竞争门槛,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奶粉质量评估的新标准。
母婴媒体主编还分析认为,真正安全的奶粉是自己能完全把控奶粉生产的每个环节的品牌,中国妈妈在选择奶粉时候可以给这样的奶粉品牌增加一点印象分。而个别奶粉品牌只是一个品牌运营商,它们无奶源、无生产封装基地,质量、新鲜程度等很多环节受制于人,这样的奶粉品牌抗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妈妈们在选择奶粉时候应该在脑子中打一个问号。
据了解,在2006年06月29日,飞鹤乳业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在整个乳制品行业内率先取得GMP证书,生产洁净区达到三十万级净化标准,这就意味着其奶粉产品完全按照药厂的标准生产。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线从鲜奶在线检测、配方计算、标准化精细配料到自动包装等全部采用丹麦GEA原装进口设备,配备西门子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做到全程监控。其质检中心拥有103名检验员,全部通过国家检测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中高级证书,同时配备丹麦福斯全自动鲜奶成分分析仪进行在线检测,荷兰戴尔沃快速分析仪进行抗生素类检测,日本岛京高效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质子分析仪等国际领先的设备,对鲜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24h全程跟踪检验,从而确保产品质量指标完全符合并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三方检测数据显示,飞鹤牧场的牛奶乳脂率4.2%,蛋白质含量高于3.2%,干物质含量达到13%,微生物含量低于1万,体细胞含量低于8万,这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