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 收拾行囊避暑去(图) (7)——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酷夏 收拾行囊避暑去(图) (7)
2009年06月29日 11:25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新玩法 去南戴河做“浪里白条”

  清凉标签

  南戴河是北京的后花园,这片依山傍海的避暑胜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暑期平均气温只有24.5℃。所以每到夏日,南戴河的游人总如过江之鲫。但真正想清凉透顶,畅快淋漓,莫过于投身于蔚蓝的大海中。

  清凉体验:

  得知南戴河有着国内最大的帆板基地,便招呼了一群朋友驱车前往。如此急切,实在是因为在水泥森林里憋闷得难受。

  还没有到达基地,就远远地看到海面上数十只帆板,轻盈如鸥,自由翱翔。迫不及待地踏上帆板,才发现帆板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帆,死活拉不起来;板,更是不听使唤,站立不稳。如此闪转腾挪,不停地落水上帆。折腾了半个小时,突然一阵海风吹来,帆板意外地滑行了20~30米。驭风而行是如此的真实,那种自由和站在地上完全不一样,整个身心都在飞扬,此次,方体验到帆板的妙处。

  至此,算是彻底中了帆板的毒,整个夏天都泡在海边,乘风波浪中,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尽情享受着玩帆板应该有的潇洒和帅气。不过,因此也患上帆板综合症:见不得有风,每当风起,脑子里绝无杂念,全都是以往乘风破浪的快感,心中有红日,脚下舞东风,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器材冲到最近的水边。如果不幸被拦截,一定是百爪挠心、坐卧不宁,眼前心里除了晃动的五彩风帆绝无他物。

  扬帆小常识:

  要学会认识风向。在未下水前,先在陆地上做水面模拟动作练习,绝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会平衡,这是成为浪里白条的基础。学会正确的落水方法,这样能避免扭伤。

  如何扬帆:如果去南戴河,可以到南戴河碧海蓝天海滨度假村,那里就是帆板基地。通常帆板租赁价格为150元/半天、200元/全天。如果是新手,建议请个教练,面向初学者的帆板训练营两小时80元/人。如果想了解情况,可以上www.A2.com.cn,这是帆板基地的网页。

  如何到达:去南戴河,自驾最方便,从北京东四环路经京沈高速白鹿收费站奔北戴河19出口下高速,出收费站向南戴河方向行驶即到。(王立莉、王非/文 全景/图)

  北戴河旅游指南 【详细】

  (1)交通

  火车:北戴河距北京380公里,距天津243公里,交通颇为方便。从北戴河火车站乘5路公交车或从秦皇岛火车站乘3、4路公交车,到北戴河海滨站下车即可。

  自驾车

  距离:由北京东四环四方桥到京沈高速公路北戴河出口,共253公里,路途每几十公里都有明显的路段距离标志。京沈北戴河出口至市区12 公里。

  (2)住宿

  北戴河现在的住宿各种类型基本都很全。

  海景房:网站上有北戴河海景房专辑,基本上有六家比较大型的,但一般都为酒店下楼后,过马路去才为海边,象东海滩等酒店,但这些酒店一般都是靠着一些浴场或是游船码头,所以游客较多,景观有些人多杂乱。

  (3)餐饮

  老虎石公园是整个北戴河风景区餐饮,住宿,购物比较集中的地区。在老虎石公园附近有很多可以观海的三层的露天餐馆,可以一边吃饭边看到大海,但这里的价格比较贵,我们六月最后一周的去的,基唯虾要45一斤,大平鱼要68一斤,都是挺贵的,但没办法,如果想看海景,就只能在这里了。除此之外,老虎石公园向东沿海边的路上也还有一些露天的餐馆。感觉上所有的餐馆虽然菜价贵,但菜量还是挺大的。

  (4)娱乐

  一定要去骑双人自行车啊,还有三人的。车费是20 元一小时,但租的时间长也可以半价,我们原打算租一下午的车,六个小时是50元。可以一直沿着海边骑,可以一直骑下去,到南戴河,路途不算太远,我们打了个来回才用了两个小时。沿海边的风景很美,不但可以享受两个人骑车共同的浪漫气息,更可以欣赏身边的海岸线风景,更加可以考查沿路的住宿地点,到南戴河的路标也很好找。去和回的路上,如果喜欢哪里的风景,都可以停下来,慢慢欣赏,然后再踏上旅途。北戴河的自行车都是由一家公司承包的,所以虽然自行车没有车锁,但只要是看到路旁有租自行车的都可以将车放在他们那里保管,也可以花一块钱交给卖冰饮店的小铺看管,但在哪里租的自行车就还得还到哪里。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