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全产品专供上海世博会 赢“第二座冠军奖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伊利全产品专供上海世博会 赢“第二座冠军奖杯”
2009年05月31日 1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31日电 上海世博局日前正式宣布,伊利集团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一家符合世博标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这样,伊利集团所生产的全系列产品,包括液态奶、乳饮料、酸奶、冰激凌、奶粉等,在未来一年内都将成为世博专供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服务北京奥运会的基础上,伊利集团又得到上海世博会的肯定,成为第一家同时服务于奥运会和世博会两大顶级盛会的中国乳品公司,被誉为——“继奥运会之后,伊利再次获得冠军奖杯”。

  一切始于世博会

  伴随着伊利这个北京奥运会唯一乳制品开始服务世博,可口可乐、中国移动、伊利这些被深深记住的奥运品牌,也就此完成了从奥运到世博的华丽转身,不约而同地跟随着中国的步伐,进入世博时间。

  世博会有一句专属名言:“一切始于世博会”。人类近现代工业文明各个时代的重大创新发明、生活方式,都由世博催生和起步,小到电脑、电灯、电视、热狗、冰激凌、拉链,大到度假村、俱乐部、主题公园,都从世博会开始走进无数人的家庭,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伊利牵手上海世博会,是上海世博局和广大消费者的共同选择。

  乳品企业在这里接受了全面、严苛的考察,从企业理念和世博会的匹配程度、综合实力和发展前景、产品品质、社会责任、服务大型国际性赛事的经验等等,伊利均排在首位;而在世博局特意进行的消费者调查中,伊利仍然领先。

  “只有伊利的产品质量完全符合世博会的高标准,只有伊利丰富的产品线能满足7000万游客的需求,只有伊利才具备成功服务奥运会的成熟经验。” 上海世博局官员透露,“这种企业就是安全和健康的有力保证,上海世博会就是要和伊利这样优秀的企业合作,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希望与魅力。”

  奥运是伊利发展史上最大的一块试金石,伊利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在权威机构对所有北京奥运品牌影响力的系统调查中,伊利遥遥领先,仅次于可口可乐。

  他们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上佳的服务,也征服了二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记者和观众。不可思议地连夺八枚金牌的菲尔普斯,在奥运村最喜欢的食品就是伊利奶酪;日本奥运代表团“最深的北京印象”,是“震撼的开幕式,壮观的鸟巢,还有好吃的伊利牛奶”。

  对于伊利来说,被北京奥运会选择,意味着对自身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最高验证;更意味着,要满足奥运标准,就必须执行更高的标准。服务北京奥运的历史契机,让伊利质量控制体系和服务经验升级,从而带动了企业整体实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大危机下再次大增长

  2008年9月,整个乳制品行业一场信任大危机,每家企业处理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灭顶之灾。面对这一复杂形势,很多消费者都在问:“我到底应该信谁?”很多企业也都在问:“我怎么才能让人家信任?” 此时伊利一场“放心奶大行动”,把消费者陆续又请回到牛奶面前。

  数字胜于雄辩。2009年第一季度,伊利业绩稳居行业第一,收入已超越去年同期,跑赢了全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3.59%;金典奶、营养舒化奶市场表现突出,尤其是伊利婴幼儿奶粉同比增长113%,稳居中国奶粉销量首位。

  这并不是伊利第一次在大危机下实现大增长。“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他整合企业在大危机之后实现大增长;搭载奥运快车,成功重塑形象;他借助一个品牌带给一个民族丰厚的营养。”这是评委们写给2005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的颁奖词。2004年年底,一场高管风波,把伊利推到了生死关头,潘刚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在2005年第一季度就实现开门红,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当年就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乳制品,为中国食品业在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

  对伊利来说,2009年和2005年如此惊人巧合:2008年和2004年同样是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2009年第一季度和2005年第一季度同样实现大危机下的大增长,世博会和奥运会也成为同样让伊利实现飞跃的世界级舞台。

  “新发展,新跨越,新伊利”

  上海世博会有着自己的特点,持续周期更长,覆盖人群更广,产品需求更丰富,所有世博的合作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考验。

  在这个启动仪式上,伊利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他们已经在全公司的各环节、全产品推行“世博标准工程”,希望通过这次新的自我超越,给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给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积极承担起引领行业发展的重任,使整个行业向国际化的标准与规范迈进。而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伊利已经在公司全面推进“质量管理年”和“服务标准化”。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每一包伊利产品都印上了世博会LOGO,深层意义上是要向每一位消费者提供世博会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就像奥运时一样,他们更渴望借此全面提升公司的视野、理念和标准,实现阶段目标——“新发展,新跨越,新伊利”。然后以此为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业长青。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