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女大防”到“见面上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从“男女大防”到“见面上床”
2009年04月10日 14:51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世纪50年代“组织介绍”;六七十年代“鸿雁传情”;八十年代登征婚广告;九十年代网络聊天;新世纪8分钟约会、见面提上床……短短几十年,单单从“相睇”的变化,我们就可看出,对性,我们走过怎样一条从“隐秘”到“犹抱琵琶”再到“打开天窗说亮话”的过程。

  几天的“锐话题”,围绕单亲妈妈王丹玉质疑性发生得是不是该那么容易,读者网友讨论得如火如荼,更让我们思量:在性观念突飞猛进、处于井喷时代的今天,人们该如何把握自己。

  一

  大步

  女性主动寻求情与性的融合

  有分析认为,中国几十年间经历了三次离婚浪潮:解放初、“文革”和改革开放中,每次离婚浪潮都是旧有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与新建价值体系将兴未荣之际。既然婚姻对两性关系从来都不能是一种严格的约束,那么婚姻以外的性关系,大可以更开放、更随意。

  尤其互联网逐渐普及之后,两性话题不时公然地在人们眼前引爆,两性关系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一些新词汇如一夜情、网恋、换妻等不知从何时起,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和传统道德观念、伦理体系。

  一位25岁的女白领告诉记者,比起父母辈甚至大十年左右的姐姐辈,她们这一代对性的看法确实开放一些,但也更“符合人性”,因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不管最后是否结婚,女性可以主动去寻求情感和性的融合,“这是这些年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改变的必然结果”。

  这位女白领的说法也许难判对错,但她描述的是大量存在的现实。

  

  现象

  性井喷时代容易滋养“恶之花”

  无可否认,眼下正处在一个大面积、大范围调整社会伦理的时代。有研究者认为,在尊重个人权利的名义下,国人在两性方面的自由度与包容度,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可以说正处于性井喷的时代。有不少人觉得,中国在“性化”方面走得太快了,某些自由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我们没有电影分级制,小学生都可以公然看《色戒》的床戏;网络不遗余力在普及各种性知识;一些时尚杂志每期都有“性教育”的话题,洋洋洒洒几千字,巨细无遗;大学附近的钟点房无不为自由提供着便利条件;数不尽的小发廊、桑拿房滋养着许多“恶之花”……

  一位“90后”的高中生在网上说,某些观念已被包装成一种流行文化,令人感到无所适从,比如,若你15岁之后还没有男朋友、20岁之后还是处女,那就不是in不in的问题,而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问题……

  学界普遍认同,“性化”在中国进行得非常顺利,从过去的“非性化”,到“文革”的压抑“反性化”,再到“性化”的巅峰。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绥铭教授指出,“性化”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盛行,将成为21世纪中国性问题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性现象的公开化、给更多的事物现象赋予性的含义、性词汇增加、成为社会的时尚至少是很少受到反对等。

  一

  担忧

  为人父母在性方面如何教育仔女

  如今,一些“70后”、“80后”经历过年少轻狂,当他们为人父母时,开始担忧“性化”的盛行。在性方面如何面对及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这样的话题在网上论坛讨论得十分热烈。

  他们开始呼吁:当爱达到相当的深度,性才是辅助催化的试剂;没有性的爱,是空虚的,没有爱的性是兽性的。

  一位父亲对香港的公益广告“衰仔,记得带安全套啊!”印象深刻。这是父母对当前环境下的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自保之举。

  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梁理文表示,其实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所谓性解放后,这些年主流文化和意识也开始强调回归家庭、回归由爱而性这个主题了。

  留美学者薛涌则在博客中介绍,在美国南部笃信基督教的各州,“重当处女”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并渐渐成为婚前南部新娘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

  有人说,婚姻如何嬗变难以定义,今后人类社会有没有婚姻或婚姻以何种形式存在还是未知数,但追求幸福、稳定、安全与健康,将是社会永恒的旋律。

  话题后记

  这几天看电话记录和网上留言,感觉很“雷”。

  有人说丹玉在“装”,年纪不小了,又不是初婚,还追求什么“精神共鸣”?!有人说丹玉很痴,对离异的人,“世上有真爱,但与你无关”,别傻等了吧!还有人说丹玉是不是性冷淡,该看医生吧?

  有不少男士希望认识丹玉,还有人说为什么不登正面照片,我就想看看正面。

  赞许丹玉的也不乏其人,因为她的坚持,她的理想主义。

  小小一个话题,如试金石,试出人生百态。

  曾经,性发生在生活的每一天,表面不说私下却急流暗涌,如《金瓶梅》和《少女之心》的传播;如今,性似乎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却开始怀念纯真年代,如《山楂树之恋》。

  两性关系、两性观念,会继续如难刹之车滑向人们不知道的方向?还是会如西方一些国家般经历所谓“性解放”后又回归家庭伦理、“性反革命”抬头?

  我们现在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记者 曾璇 实习生 黄静)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