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养老本金
老人晚年福利有隐忧
“男方父母出房,女方父母出车”,在很多小青年看来这是父母心甘情愿的,然而,现实当中,正如网友“有点烦”所担心的,的确不少父母是打肿脸充胖子,在这种风气下不得已而为之。
温州某高校老教师章老师对着记者叹息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对结婚的物质条件要求这么高,自己又没有经济实力,只有我们父母为他们做后盾了。我知道,这是在透支自己的晚年福利啊,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在儿子谈婚论嫁之前,章老师一直认为自己的近百万身家还算殷实。他设想着退休之后和老伴拿着这些钱游览大好河山。不想儿子一结婚买房,将他的储蓄花到只剩5位数。游山玩水的想法没了,章老师只等着退休之后帮儿子照看孩子了。章老师说,他的家庭经济水平在温州也还算过得去,连他都感觉为孩子筹办婚事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那些家境水平线以下的人来说,孩子的婚事对于老人将意味着什么呢?
“以后你们最好生个女孩,懂事贴心,你们的生活压力也小点,不用给孩子买房子。”为儿子花尽老本的章老师经常遇人这么说。但是,在他的朋友黄阿姨这里,“养女儿省钱”的说法也遭到了驳斥。
54岁的黄阿姨刚刚筹办完女儿的婚事。“女儿订婚、结婚的开销不算,光嫁妆就花了我20万,温州的风俗是买轿车作陪嫁,我们女儿又说差的太丢面子,怎么着20万的帕萨特总要的。”为了这辆帕萨特,黄阿姨去年年底把投资的股票也“斩仓”处理,赔了不少钱。
“我只不过把股票卖了,比我困难的有的是。”知足的黄阿姨说,她的一位老同事,因为丈夫身体不好,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但是儿子快30岁了,着急结婚,老两口无奈将自己的房子卖了,再添上钱给孩子贷款买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自己和爱人只能租房,因为“没有房子,实在是很难找上媳妇”。
刚结婚就有房有车
“独一代”容易失去奋斗动力
“男房女车”这种家庭组建模式,看似公平,实则隐忧不少。
采访中,记者发现,因为婚姻的物质化,“独一代”的婚姻来自双方家庭的金钱纠葛也越来越多。一些待嫁女还没过门,就“威逼”自己的准丈夫在婚前购置的婚房上,冠上自己的名字,因为“自己家里陪嫁花十几二十万买部车,十年之后就成废铜烂铁了,而他的房子可是升值的,这个哑巴亏可不能吃,”一位成功将婚房冠上自己名字的新娘这样告诉记者。
“如果是夫妻双方凭借自己的能力共同购置的财产,就不存在这种冠名的问题。而夫妻双方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所培养起来的感情,也会比较稳固深刻。”一位温州当地的资深红娘陈女士就对“独一代”婚姻表示忧虑。
而另一位有着10年婚礼的李先生则说出了他对“独一代”物质婚姻的另一种忧虑。
“我10年前结婚,父母主要是帮我们办一场体面的婚礼,家里几大件备齐就够了,并没有男房女车一说。”今年39岁的李先生说,上世纪90年温州人结婚还没这么高门槛,而李先生现在住的房子,开的车子,都是结婚以后通过夫妻俩的共同打拼奋斗而来的。
短短10年间,温州人结婚的“成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结婚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担心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一结婚马上不劳而获,父母为他们准备了房子车子,人这一辈子该有的物质条件都有了,他们还会有什么更为高尚的奋斗目标吗?我看周围不少年轻人结了婚,有了孩子,把孩子往父母那里一扔,整天在外面打双扣、泡酒吧,显然是物质条件太优越的结果,”身为典型的具有创业精神的温州人,李先生表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压力,温州的年轻一代很容易失去奋斗和创造财富的动力。
作为温州市民,李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接触过温州人的人们大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温州是个典型的“护犊”城市。“男房女车”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护犊”做法。然而,就有言论说,温州人一代不如一代,温州行将没落。从这个观点来看,过分的“护犊”似乎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沈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