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4日电 “欧盟有税收海关总署等部门常年连续追踪监管年份酒,出厂核发年份‘身份证’,而在国内,谁又来保证七老八十的年份酒的真伪?”近日,携延生护宝酒进军酒业的沈阳飞龙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姜伟紧急上书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请求治治年份酒“孙子装爷爷”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及早出台酒龄国家标准,并加大年份酒抽检力度,维护酒业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年份酒喝高了倚老卖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之前透露,目前销售额前百名的白酒企业,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
记者在京城数个大型购物中心、超市调查发现,有多半数的酒水都在大打“年份”牌,“20年陈酿”、“Age 12年”的标识随处可见,而售价也是倚老卖老,年份越久价格越贵。据了解,市场上无论是白酒、葡萄酒还是进口洋酒都抓住“酒是陈的香”的消费心理,年份越标越离谱,5年不算数,10年刚起步,动辄几十年,甚至数百。
标准缺失监管近乎真空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等规定,食品标识不得“以欺骗或者误导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绍食品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饮料酒”。
尽管有此禁止性规定,但“事实上想标多少年就标多少年”,国内酒界泰斗、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前主任陈泽义分析,由于国内对酒龄没有监管办法的,监管执法部门即使想监管也没有标准。
到目前为止,酒龄标识涉及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手里,涉及质检、工商、卫生、商务等诸多环节,不过,还没一个部门出面依法牵头整治。酒龄几乎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年份酒标准缺失、监管不到位等因素外,利益驱动、违法成本低也是年份酒“高龄化”的重要原因。即使企业虚标酒龄,根据有关规定,罚款最多不过1万元,和高酒龄带来的超额收益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三条建议堵住监管盲点
据了解,欧盟在酒龄管理方面规定,只有在税收监督下或者能提供相等证明的监督下才能标注酒龄,而且标注的酒龄只能是陈化年份最少的。中国酒类商业协会秘书长刘员以英国为例解释称,一瓶酒如果含有12年、15年、20年的酒成分,就只能按照最短的年份标标注酒龄为12年。而国内多数年份酒多数是存放一两年的基酒加入少量的年份原酒勾兑,标签标注的却是最长的年份。也就是说,同样用12年、15年、20年、50年的勾兑酒,在国内可谓“四世同堂”,标签往往标最长年份50年充爷爷,而在欧盟因为监管严格,只能“装孙子”标最短的年份。
业内人士介绍,在欧洲对年份酒监管包括酒龄和数量管理两方面。年份新酒入库,电脑系统开始严格记录,海关等有关部门拥有库房钥匙,随时开仓检查,直至成品酒包装出厂,核发年份酒“身份证”,同时入库酒数量和醇化年份酒出库数量是企业征税的一个重要指标。
“欧洲能管住酒龄,中国为什么不能?” 姜伟在上书质检总局的函中提出借鉴欧盟监管方式,堵住监管盲点、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三条具体建议,出台酒龄检验标准、加大年份酒抽检力度、加强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