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杨娜,中等个头儿,瘦。昨天下午,在北京301医院肿瘤大楼14层的“无菌舱”里,她略显艰难地撑起身子,隔着厚厚的密封玻璃和记者通电话。40天前,她刚刚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现在,她穿越危险期“奇迹般”存活下来。
捧上奥运奖状人倒下
2008年9月2日,杨娜只身一人走入北京军区总医院的肝脏诊室,大夫只瞄她一眼,当即令她住院查看。
入院前一个月,杨娜连续加班。她所在的一家保安外事公司承担着北京奥运会的大量安保任务。“我们都特有干劲儿。”忆起为奥运奔忙的日夜,杨娜黄瘦的脸庞透出笑意,她说当时不觉累,“特幸福”。红色的奥运安保奖状就摆在她的病房前。
住进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脏病房的头一个星期,她全身开始长紫斑,鼻子出血。“用什么药都不管用了,大夫逼着我叫家长。”
病情危重无合适配型
9月底,杨娜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后转入北京301医院。当时,她的状况已极度恶劣,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趋近于零,肺部严重感染。自杨娜“进舱”到现在,杨妈妈还没能摸过女儿的手。
10月,杨妈妈和杨爸爸都接受了骨髓移植术的配型检验,3个点和4个点,不过是半符合。然而一个多月的找寻中,家里的十几名亲属和全国骨髓库无一例能符合配型。
我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有一天清晨醒来,我发现眼睛看不见了。”曾经乐观而充满活力的杨娜持续发烧,“一个月昏沉地躺在床上,想过好多次放弃。”杨娜说不担心父母,她还有一双弟弟、妹妹,“我不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可是对于杨娜父母来说,不管是获知女儿病情重于白血病、只能存活40天的消息,还是面对一日3万、一针12万元的治疗费用,他们从没想过放弃。“我躺在病床上,妈妈的声音就从玻璃外的电话传进来,她说一定要带我回家。”
杨娜说自己的家庭挺“封建”,平日交流少。“生病了,弟妹坐在病房外,彼此相望无语,才觉得比什么都好。”而抽出骨髓为杨娜最终完成移植术的父亲,更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欠债不知能瞒到什么时候
杨娜妈妈,一位五旬农村家庭主妇,想着能带女儿回家她近来睡梦中都能笑醒。可是一醒,杨妈妈会害怕:“娜娜太懂事,要知道家里背这么多债,她心里担子重怕是不肯治了。”
杨娜的家在河北保定曲阳县,家里靠杨爸爸在外打些零工维持,供给弟弟、妹妹在大学念书和给患有糖尿病的妈妈治病。为给杨娜治病、手术,杨家欠下了百余万元外债,其中80万元借于高利贷。
花出的130多万要怎么还?昨天下午,杨爸爸在病房外看着“奇迹般”重生的女儿满脸欣慰,可是转过身,他的愁苦不敢让女儿看见。(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