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摘》文章:李肇星 “铁嘴外长”变身人大发言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中华文摘》文章:李肇星 “铁嘴外长”变身人大发言人
2010年06月22日 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胡中乐 邢婷

  从外交界退出之后,李肇星担任了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的角色,他所面临的,依然是来自方方面面的棘手问题。今年两会,正如众人所期待的,李肇星在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妙语连珠,精彩不断。新身份下的李肇星,已经开始书写一段新的传奇。

  2010年3月4日上午,装饰一新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首次迎来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11时,一位老人健步入场,他就是当天的主角——大会副秘书长、发言人李肇星。

  预计7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尽管比2009年的发布会预设时间还延长了15分钟,却依然不能满足在场记者的“胃口”,整场发布会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

  曾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中国驻美大使和中国外交部部长的李肇星,有人称他为“铁嘴外交官”或“诗人外交家”;有人认为其“言词狂妄”,称他为“脾气不好的部长”,还有一些西方媒体称其为“红卫兵大使”和“斗鸡公”。

  “斗鸡公”斗智斗勇

  无论是李肇星的同学,还是早年同事,对于他走上职业外交家的道路,都笑言“没想到”,“搞文学工作才是他从小的梦想。”

  中学时代的李肇星,语文成绩十分突出。他的作文《越活越年轻的爷爷》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上,轰动了整个山东胶南县。从此,李肇星树立起当作家的理想。“当年我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没想到北大以第二志愿录取了我。”

  1964年秋,外交部到北大西语系挑人,李肇星和几位同学入选,先到北京外语学院翻译进修班学习3年,再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工作两年,接着去各地农场接受劳动锻炼。

  李肇星30岁时回到外交部。此后,几乎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碰到了“艰难的外交时刻”。

  1970年,李肇星被派往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当时,中国在非洲国家的使馆工作人员很少,从办护照、处理侨务到高层交往,大事小事都得做。李肇星甚至得逐字逐句教炊事员学英语,否则他们没法出门买菜。“我教了三个月后,他们可以‘独立自主’地出去买菜了。有一次,一位炊事员学会了‘鸡肉’这个单词,去市场买鸡。对方拿来了一只公鸡,炊事员答:‘No,I want his wife(不,我想要他的妻子)。’”正是这种乐观的精神,支持着李肇星度过了在非洲的艰苦岁月。

  1985年,李肇星作为新一任外交部发言人正式登场,好几个西方记者就“西藏问题”不断向他发难。一个记者说:“我也有自己的家乡,如果你说我的家乡不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才不在乎呢!而你为什么对‘西藏问题’这样在乎?”李肇星毫不留情地回答道:“你对自己的国家怎么看是你的问题,但是中国的主权是神圣的,外国人无权干涉!”这个记者被李肇星的犀利“镇住”了。

  后来还有一次,他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

  从1985年到1990年,李肇星担任外交部发言人的5年,正是中国外交的“多事之秋”。他凭借机智、犀利的作风给海内外媒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有了“铁嘴钢牙”的美名。

  1993年,李肇星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在纽约工作多年;1998年,他再次赴美,担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这一次,他遭遇了中美关系的“冰点”——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游行示威活动。美国记者喋喋不休地追问李肇星:“你能保证在北京和中国其他城市的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全吗?”李肇星严厉地回答道:“你们一直在谈你们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不问我在南斯拉夫受伤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情况?为什么不问在贝尔格莱德杀害中国人的行为?”这场针锋相对的对话过后,美国媒体迅速称李肇星为“强硬派”,“中国的李大使脸上极具哀容与愤怒”。

  2003年,李肇星担任外交部部长后,因日本首相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跌至“低谷”。李肇星回忆说,为了走出困境,他和时任日本外相的麻生太郎上演了一段“洗手间外交”:“2006年中日高层关系还很僵,我和他(麻生太郎)共同出席一个国际会议。他看我上洗手间,就跟了进来,而且拦住手下没让进去。就这样,我们站在卫生间里,在没有媒体记者的打扰下,包括历史问题在内畅谈了20多分钟。这次轻松愉快的交谈,为中日两国外交领导人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奠定了基础。”

  “诗人外长”的软实力

  和许多外交官风度翩翩的形象相比,李肇星其貌不扬。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他曾应邀前往哈佛大学演讲,台下聚集了许多对华不友好的人士,一见他上台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喝倒彩。李肇星不为所动,开始演讲。一分钟后,会场上的嘘声小了;三分钟后,偶尔一声不识相的嘘声,会招来听众的怒目相视;五分钟后,台下鸦雀无声,只听见李肇星妙语连珠……十几分钟后,演讲结束,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一名美国听众激动地说:“李肇星不是靠外表,而是靠魅力征服了全场。”

  对此,外交部一位退休的前驻外大使解释道:“外交官最大的‘软实力’就是‘口头和笔头俱佳’,李部长在这两方面都极为出色。他写文章,论据实实在在,文字精练简短,而且对中国外交文化的领悟很深。另一方面,他的文学底子也帮助他‘磨笔头’,从1984年的散文集《彩色的土地》到诗集《青春中国》,再到翻译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他是个真正的‘诗人外长’。”

  对于诗歌的品位,李肇星一向挑剔。他很少读从外文译成中文的诗,“因为稍稍读懂一点原文后,就觉得译文与原文不是一回事儿,至少不是一个味儿。”

  “万千佳丽中/唯你不施脂粉/一片纯情/光彩照人……你是青春;百十山岳间/唯你天开地阔/平等中寻觅挚友/以诚实营造自我……你是中国!”这是李肇星创作的《青春中国》,被谱曲歌唱后,在美国引起强烈共鸣。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如此评价李肇星:“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现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李肇星对英语口语运用自如,在外交部也是出了名的。这位前大使说:“在外事工作中遇到交锋的时候,口才好就显得更加重要。意见不同了,观点不一致了,讲话就要求犀利,语速要快。如果外文掌握得不好,人家讲了十句,你三句都讲不出来,气势上就被人家压住了。李部长是越犀利讲得越快,美国人都没他快。”

  “初来乍到”的发言人

  2009年3月4日,卸任外长一年后,李肇星再度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只是这次,他不再是以中国外长的身份发言,而是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的身份面对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还是个“初来乍到的小学生”。

  但这名“小学生”却善于回答敏感而重大的问题。俄罗斯通讯社记者想知道2009年中国国防预算的细节和具体数字。李肇星对此表示感谢,使得他有机会“对你的一些同行、同事在这个问题上散布的一些并不十分确切的消息进行澄清”。

  有记者问:“我们的代表在哪里?”李肇星调侃道:“全国人大代表在哪里?现在都在北京开会。”他话锋又一转,“我想,你想知道的是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关系,应该说,我们的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渠道是畅通的。”

  2009年两会后,与胡锦涛总书记“请你指正”一同风行网上的,是网民们对李肇星的亲切称呼:“星爷”。

  2010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如众人所期待的,李肇星再次妙语连珠,精彩不断。针对目前在中国和西方之间存在分歧的所谓三个“T”问题(贸易问题、台湾问题和涉藏问题)中的“台湾问题”,李肇星说:“现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情同手足、血浓于水,正在进行友好交流,扩大和加强友好交往的时候,个别国家向台湾出口先进武器。这就相当于弟兄两个人正在拥抱的时候,有人给其中一方递上一把匕首,用心何在?”

  在涉藏问题上,李肇星说:“西方个别领导人尽管工作很忙,自己国家的人民有那么多事要干,但是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去见达赖喇嘛,我们无法理解,中国人民听到这些消息也非常气愤。”“达赖不是一个宗教人士,他是一个政治流亡者。”李肇星说,对达赖要看他的行动,“达赖说他不赞成西藏独立。不赞成西藏独立,你为什么要搞个大藏区?为什么要成立和保持流亡政府?还有一个虚假的宪法?”

  为加强说服力,诗人李肇星还找来了诗人同行:“为了帮助你看清楚一些谎言,我推荐你读几首诗,西藏一个著名的诗人叫仓央嘉措,他是六世达赖喇嘛,在一首诗中,他非常深刻地指出,有些谎言往往看起来是非常艳丽的、闻起来是香气喷喷的,所以要千万注意。”

  以前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现在他在两会上重放光芒,新身份下的李肇星,已然开始书写一段新的传奇。

  (摘自《人物画报》)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