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唐贤兴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总是很难在差别多样的各个地方贯彻下去。由此产生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国家法律的地方化,二是地方之间的江湖化。
海南“毒豇豆事件”还在持续地吸引公众的眼球。毒豇豆之所以能流入菜市场,成为盘中餐,政府是脱不了干系的。因为在整个政府监管过程中,很多政府部门存在着监管不力甚至放弃监管的现象。当公众舆论纷纷把板子抽打在政府(先是对海南的有关政府部门,后来对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的屁股上,痛斥失效的政府监管时,同样作为政府部门的武汉市农业局却成为人们表扬的对象,因为他们在抽检中发现问题并发布消息后,引起全国性的震惊。
为此,海南三亚市农业局对武汉市同行的做法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认为兄弟单位应该遵守“潜规则”,即兄弟单位之间应该留足面子,相互打个招呼。两位三亚市农业局的官员甚至发表了雷人语言,说遵守潜规则就是给农业部留面子,而违反潜规则“于国于民都无益”。我个人认为,公众舆论和学术界就围绕事件产生的原因而展开的关于政府监管、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执行以及农民道德问题的争论,在很长时间里是不会结束的。因为在中国,类似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且由来已久,而从治理之道的角度来看,目前尚存在着很多死结。我无意在这里探讨复杂的问题,只想就国家治理过程中有关政府间的关系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中国领土辽阔、人口众多,要在这样的一个大国中进行有效的治理,客观上是有很大难度的。比如说,国家(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总是很难在差别多样的各个地方贯彻下去。再比如,现在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缺乏有效的合作。这两个问题都涉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一个是纵向层次的,一个是横向层次的。从目前的治理结构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状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因为我们还没能有效地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框架和机制,由此产生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国家法律的地方化,二是地方之间的江湖化。
武汉市有关政府部门对三亚市的问题豇豆进行曝光,性质上是一个横向政府间关系的问题,从形式上来说,它原本并不存在法律上和道德上的“问题”,相反,武汉是在“依法行政”。但是,由于三亚市农业管理部门对武汉市的做法产生了“看法”,这种指责本身既涉及了或产生了法律上和道德上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得越来越清楚,原来政府间的关系存在着那么多的“潜规则”。显然,长期以来,在国家治理的很多领域,潜规则往往代替了(至少是架空了)国家正规的法律和政策。潜规则之所以“潜”,就是因为它躲在阴暗处,或者公开披着国家正式规则的外衣。给兄弟地方单位面子,遇到问题先给兄弟单位打个招呼,这种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庇护”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因为惟其如此,对大家(即政府自己)才是都有好处的。但是,对普遍的公共利益而言,这是一种灾难或祸害,因为像毒蔬菜这样的食物,对整个国家的公民构成了威胁。也正因为如此,这次武汉市的做法毫无疑问是对的。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说,三亚对武汉违反潜规则的“不地道”行为的批评必然就是错的,因为正是这种荒谬的批评告诉了我们,原来潜规则一直在侵蚀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权威,一直在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法治国家依赖于每一个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自觉地依法行政。显然,地方政府之间的江湖化现象,是对依法治国的反动。其实,地方政府间的“给面子”和“讲义气”,不仅远远背离法治的方向,而且还远远比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江湖道义。因为,在江湖中,诚信和道义还经常带有正面的价值,比如劫富济贫、忠于国家。而现在的地方政府,却做不到这一点,相反,它们在损害着国家和公共的利益。
(摘自《南方日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