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投身陶瓷研究的海归院士(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周玉:投身陶瓷研究的海归院士(3)
2010年03月11日 17:33 来源:神州学人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周玉的“严”

  采访周玉的学生时,他们反映最多的是周玉老师的“严”。

  周玉十分信任学生,没有太多的框框,他经常和学生一起制定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独立完咸。周玉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定期检查学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如果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他就会给予严厉批评。

  当论文工作接近后期的时候,他勉励教导学生,越到后期,越是收获的“季节”,但不能急于收秋,要乘胜追击打歼灭战,以求论文的成果和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获得最好效果。周玉的博士生冯海波在论文初稿完成后提出答辩要求。看了冯海波的论文,周玉提出,你的论文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效果会更好!后来,冯海波通过努力钻研,论文最后获得校优秀论文……

  周玉“严”,但更善于因材施教。他的博士生、2007年入学的孙振淋告诉笔者,他非常感谢他的导师周玉老师和贾德昌老师。他的论文是关于用化学法制备一种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陶瓷材料方面的。前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失败-探索-失败中徘徊,结果并不理想。但两位导师不仅没有给他压力,而且还经常鼓励他。孙振淋还记得2008年的一次组内汇报,由于没有经验,孙振淋报告作得不好,但周玉鼓励他说:“这种材料,在一个相对低的温度下能够长期使用,也是有成果的!”这句话让他备受鼓舞。孙振淋说:“这句话我会记住一辈子!”目前,经过不断探索,他的论文已经有了头绪。此后,孙振淋又作了一次报告,周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认为他在方法和稳定性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但要进一步研究工艺的可重复性、材料的抗氧化性、应用前景……周玉的教导让孙振淋很受启发。

  周玉还充分利用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为学生开出新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他说:“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不断地接受国内、国际先进的东西,开拓创新。”欧阳家虎说:“近3年来,所里请了近30名中外知名学者来作报告,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氛围,让学生对学术前沿有了更多更好的理解。”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周玉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而不断奋斗。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周玉能集腋成裘,水滴石穿。在周玉的履历表中,有着一长串的称号和荣誉:1991年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199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等。

  在周玉的手机中保留着他当选院士后的一些祝贺短信,他将其中的几条作为勉励自己的箴言而倍加珍视。“能被高度认可实属不易,要低调做事。处理好担负的副校长职责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为他人成长铺路搭桥。”(闫明星)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