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4日电 据美国《侨报周刊》报道,1980年代,华人餐馆要是被《纽约时报》的食评家评了三颗星或以上,必遭食客“围攻”,生意火似中了大乐透。20多年后的今天,华人餐馆只怕又要迎接昔日的高潮了,只不过这一次“食评家”不再是《纽约时报》——纽约市卫生局决定今年7月1日起将餐馆分级,如果列为最高的两级,那就要准备大袋子装钱了,否则生意就难做了。
7月1日,餐馆将“被分级”
20多年前,华人餐馆是追星一族。不是追明星,而是追《纽约时报》的食评星——如果阁下的餐馆给该报的食评家打了三颗星或以上,那么按星觅食的老外必然在餐馆门外大排长龙。食评星低潮后,餐馆业者怅然若失。不过,变相的星星快出现了——市卫生局决定今年7月1日将餐馆分级,如果阁下的食肆被列为最高的那两级,那就要准备大夹万装钱了,岂不快哉!
新年不久,中华公所主席于金山告诉记者,将邀纽约市卫生局官员到华埠向饮食界阐释餐馆评级制度。他说,因为卫生局决定今年中将把餐馆分为四级,很多唐人街开餐馆的大老板、中老板、小老板、钱八银老板这四级老板都向他反应:餐馆分级绝不可行,华埠餐馆定被往死里整。
于金山说,他已约卫生局级数较高的“话事人”,2月4日在中华公所召开纽约市餐馆评级制度说明会,当然也广邀华埠餐馆业者参加,让大家有冤情就申,有苦水就吐。结果,卫生局临时“甩底”(忽悠),将说明会改为农历年前三天,也就是2月11日。不过,全美餐馆反暴力联盟主席黄克锵则指称,市长彭博声称字母评级简单易懂,又说是市政机构更好地为民服务的又一努力,而事实上,餐馆卫生评分制度是纽约卫生局为了能明目张胆地搜刮民脂民膏而巧立的另类敛财名目。
纽约市餐馆评级制度说明会改期后如期于2月11日召开,负责食品安全的市卫生局副局长莫哥斯带着一名华裔女职员踏步而至,准备“舌战群儒”。不过,可能是华埠餐馆业者认为“官字两个口”——怕说不过人家,以至出席的“餐馆佬”(华人一般用词,在此并无歧视之意)寥寥可数,放眼望去,只有几个。可能于金山也预料有此一着,乃广邀侨领列席助拳。
于金山在开场白中表示,鉴于华埠餐饮业接二连三被卫生局查封贴“黄纸”,业者对官员的检查准则甚为不满,对蕴酿已久的餐馆分级制揣揣不安,或生反感。中华公所乃联络卫生局有关机构,就此问题向餐馆业者解释。会后,大家有意见或建议不妨提出。莫哥斯开门却不见山,说了一些介绍卫生局功能的话后才入主题。他说,纽约市餐馆分级制将于7月1日起实施,共分A、B、C、D四级,扣逾28分要关门搞卫生,旨在加强业者的卫生意识,让食客吃得放心,付得欢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