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海南侨乡的南洋印迹 文化交汇独具魅力(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追寻海南侨乡的南洋印迹 文化交汇独具魅力(2)
2010年01月08日 14:02 来源:海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饮食风味中的南洋元素

  在东南亚,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潮州粉条福建面,海南咖啡人人传”。在东南亚,大部分的咖啡店最初都是由海南人经营的。1940年代开始,东南亚的归侨们,不但把喝咖啡的传统和制作、冲泡咖啡的手艺带到海南兴隆,还生产出后来声名远扬的兴隆咖啡。游人说,不喝兴隆咖啡,等于没有到兴隆。

  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产自北纬15度至北回归线之间。最佳的咖啡产地不是哥伦比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而是中国的海南北部和云南南部。兴隆华侨农场“印尼侨友会”永远名誉会长杜橙波先生回忆,1959年周总理来到兴隆,品尝咖啡,曾称赞说:“兴隆的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过许多外国咖啡,还是我们自己种的咖啡好喝。同年,一位民主德国的专家到兴隆访问,他在喝了兴隆咖啡后说:“你们的咖啡味道比我们以前喝过的都要好,希望你们能大量地种植。但愿在不久的将来,在德国能买到印有‘兴隆牌’的咖啡。”可见,南洋来的咖啡已经不仅是一种饮品了,它已成为一种标志,一种情怀。

  兴隆华侨农场,是一个风情万种、南洋文化特色浓郁的地方。解放初期,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籍侨民,从不同地域、不同国界走到一起,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交汇融合,形成了兴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

  已经90多岁的杜橙波老人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兴隆美味的东南亚菜肴和糕点:咖喱鸡、巴东牛肉、情人糕、椰香饼等,让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来自各国的华侨侨眷,有一种特有的气质,各种地方性的方言,如粤语、客家语、闽南语、海南本地语、印尼语夹杂一起,令人耳目一新,不虚此行。平时或重大的节日都可看到归侨侨眷们穿着东南亚特色的服装,俨然一个“小联合国”,初来咋到者仿佛置身东南亚国家。

  此外,风靡全岛、分布城市镇墟大小街巷的海南特色饮食———老爸茶咖啡店更能体现南洋文化在海南的融合。老爸茶,这一海南最原汁原味的休闲饮食习惯最早来源于南洋回乡华侨。

  《海口文史》原主编冯仁鸿说,海南现代餐饮最早应该要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下南洋回乡的华侨,在博爱路开始建设金华号、金海号、五昌行、琼南酒家等知名茶楼酒馆。抗战前,海口市大小酒楼、中西茶店已经达到100余家,声名远扬南洋的酒楼就有琼南酒楼、中国酒家、长安酒家、李香馆、广顺茶楼、富南茶楼、奇珍酒家等十余家。从南洋来的风味食品和中国大陆传来的美食汇聚一起,构成海南特色的菜肴。

  其中创建于1928年的奇珍酒楼,民国时期已经成为海口一流餐馆。解放后改建为南岛风味,更成为展示海南本土菜肴最知名的酒楼之一。海南老一代名师何茂兰、戴礼洲、张大庆等都曾在这里主厨,被誉为琼菜宗师的覃文章也曾在此主厨。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南岛风味与陶陶居、楼外楼、同和居等50余家全国知名餐馆被同列为“中国名餐馆”。这是海南餐饮曾经到达的高度,当中的南洋文化与多元文化内涵的和谐,应该成为今天旅游文化核心价值的一部分。

  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内涵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所谓“南洋”,是一个跨国性的人文地理概念,旧指十七世纪以后东南亚广阔的环海地域,甚至也包括中国岭南的一部分近海地区,如香港、澳门、广州、海南等等。这个广义的“南洋”,在中国人以前的俗称里,既区别于欧洲之所谓“西洋”,也区别于日本之所谓的“东洋”,但同著一个“洋”字,显示出它也是欧风劲吹西俗浸染之地,曾先于沉闷和凝重的大陆内地,上演过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早期主要依托南洋的思潮、风气、人才以及资金,富含着西服、领结、咖啡馆、橡胶园等等形象,无异于一颗南洋文化所孕育的政治硕果。

  韩少功所述的南洋文化圈,海南正好处在它的中间。如何挖掘南洋文化资源,让它和本土的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发扬光大,不能不引起重视。骑楼、咖啡、各种南洋风味的美食,依然活跃的南洋歌舞,依然鲜艳的南洋服饰,等等,都是我们可资利用的南洋文化资源。

  王宁光先生说,海南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几千年来它上连中原,下通南洋;又有着自己的地域原生态特色,并在商贸渔港和文化教育上,有过举世瞩目的辉煌。现在,我们建设国家旅游岛,不差文化,不缺元素,缺乏的是文化的自信力、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形成以文化为核心价值的旅游发展新型产业业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前景和吸引力的。中国沿海著名侨乡如厦门、汕头在推进当地的旅游文化时,都十分注重南洋文化对旅游的推动作用,注重提升南洋文化底蕴和品位,比如开发南洋文化旅游小镇,吸收侨资,建设华侨博物馆,加强与海外乡亲的联系等。海南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也尝试从文化的和艺术的高度挖掘南洋文化资源,寻找南洋文化的切入点,充实国际旅游岛的丰富内涵。

  文化都是有物质载体来承接,来包容的。去年10月28日,正值第十一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新加坡举办之际,由海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海南东坡书画院联合举办的《海南·故乡的太阳》摄影/美术作品展带着海南岛热辣辣的阳光,集体走向南洋。目前,我省围绕着海南椰风海韵和南洋文化打造的两大剧目《印象·海南岛》和琼剧《下南洋》,注入了诸多南洋文化与海南文化交汇的元素,虽是尝试,尚有诸多不足,但已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与南洋艺术具有相似特质的海南艺术文化,必将成为将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涵与支撑,南洋文化在侨乡海南播撒的种子,留下的印记,将不仅停留在记忆中,老街里,还将发酵出新的活力,散发无穷魅力,其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已经在国际旅游岛呼声日盛的时候充分显现。(蔡葩)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