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薪火相传 上海华文教育工作硕果累累(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文化寻根薪火相传 上海华文教育工作硕果累累(3)
2010年01月06日 11:06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打造优质海外华文师资队伍

   播种海外华文教育的希望

  在上海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很多教师都有一些特殊的海外教学经历:听课的不是学生而是同行——在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华文教师。

  作为推进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要力量,一支数量稳定、业务过硬的海外华文教师队伍是必要而且急需的。为此,国务院侨办每年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针对不同国家华文教师和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来自上海市政府侨办的统计显示,上海近三年来承担“请进来”培训的华文教师、管理者达670多位,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30多名优秀教师“走出去”到20多个国家培训当地的华文教师约4000人。

  “汉语热”使华文老师紧缺

  2008年4-5月间,受国侨办委托,(上海)市政府侨办组织了两个华文教育讲师团赴菲律宾开展华文师资培训。到达菲律宾后,讲师团成员很快发现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也同样有着十分有利的发展机会:华教机构和当地侨团参与华文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据初略统计,菲律宾共有各类华校近200所,华文教师3300多人,在校学生10余万人。但另一方面,由于华文教育不受当地政府支持,在授课时间等方面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当地华校日常运作和长远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

  其实,菲律宾华文教育现状并非“个案”。由于华文教育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属于国民教育范畴,通常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仅靠侨界募捐筹款和微薄的学费收入,往往造成华校硬件设备差,教师待遇低,人才容易流失等问题。在另一些国家,华文教师不仅数量少,年龄老化,很多只有高中学历,不用说师范专业培训,就是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都有限,中文教学水平可见一斑。

  “实训”中提升华文师资水平

  如何发挥上海教育资源和教学力量的优势,为海外华文师资短缺、教学力量薄弱等问题提供帮助和解决之道?市政府侨办在国侨办的支持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让尽可能多的海外华文教师能及时汲取教学养料,在短期内提升实际教学能力。

  2009年8月,“夏季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在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举办,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卢森堡、瑞典等14个国家的63位华文教师参加了为期16天的培训。培训班开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视听说教学》、《课堂活动设计》、《备课与教案写作》、《课堂教学技巧》等实践性课程大受欢迎,在培训考核阶段,通过模拟课堂的形式,让学员们根据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结合各自教学对象的特点,上一堂15分钟的模拟课,再由其他学员互评和专家教授点评,学员们一致表示获益匪浅。

  广开渠道拓展师资来源和培训方式

  短期培训固然能解近渴,广泛提升师资水平还需要多渠道想办法。

  据了解,为提高海外华文教师的从业积极性,激励更多有识之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积极投身华文教育事业,国务院侨办自2007年起,先后表彰1300多位优秀海外华文教师,根据他们的教学业绩和服务年限,分别授予“华文教育优秀奖”、“华文教育杰出贡献奖”、“华文教育终身成就奖”的荣誉称号,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

  有专家建议,今后不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和现有的华文教育基地学校资源实现对接,通过函授、电教等形式开展对华文师资的培训;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建议设立国家专项奖学金吸引海外华文教育人才来华留学深造,开展定向培训。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