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早报星期天》,李慧玲在文章中提到华文教师如何发挥“百折不挠”的精神。确实是如此。要做好这份工作,他们就必须有热情,也要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以竭尽所能地争取所可能达到的效果。因此,我在此要向他们致敬。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协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和了解社会的变化,并且帮助他们学习新的技巧和设计教材,以能够好好教导跟过去不同的学生。
我们现在已不能回到《联合早报》一些读者和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念书的时候。当年我们的整个环境都是华文环境,所有的科目都用华文来教,学生之间也用华语交谈,整个体系已经假定学生都已懂得华文,课堂里教学的目的只是让学生的语文水平精益求精,让他们学习更多词汇,并了解文学、成语和典故等,把学生们培养成有文化、有学问的读书人。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条件了。
我们要设法在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把全人口的华文和其他母语的水平维持在足以在工作上应用的熟练水平。然而,对一门语文能掌握到什么程度,也要看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背景,以及家庭背景。一些人能够达到几乎相当于第一语文的水平,可以加入双文化课程,但是大多数人都应该能达到实际使用的水平,其中一些是来自讲华语家庭,一些也来自讲英语家庭。因为许多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学生,实际上也有很强的学习语文能力,其中很多的高级华文也考得很好的成绩。
但是,一些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学生,学习华文时无论作出多大努力,都会面对很大的困难。他们在学校的学业成绩可能一般都比较弱,但并非全都如此。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一般学术能力的直接关联并非那么密。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很聪明,学习华文却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为这群学生设定比较实际的教学水平,以此作为学习目标,而不会把其他学生的水平都拉低。这正是我们设立华文B课程的原因。
为此,我们有必要适应语文背景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各类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制特别的教学法。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现实,并以此为基础去使我们的制度成功。
每个人要学好一门语文,都必须付出努力,这不可能是个轻松的过程。你不可能只是在洗澡时听听华语流行歌曲,或者以为每晚看电视肥皂剧或综艺节目,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这门语文,既能听又能讲。你必须付出心血努力记住一些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我们应该尽量让学生多学一点,因此他们始终都会面对学好的压力。然而,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也必须是实际和合理的,并且要与他们的能力相称,而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也会因人而异。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