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让学华文变得快乐(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因材施教,让学华文变得快乐(2)
2009年11月24日 14: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警惕快乐学习的误区

  以前我们都知道,学习需要的是勤奋和刻苦。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当一个人通过学习,增长了学识、取得了成就、并且有更美好的未来时,学习的结果就是快乐的。这正是西方谚语所讲的“no pain no gain”——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如今,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快乐学习”已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广泛认同。尤其对于华文学习,由于曾给很多人带来“痛苦”,所以要求“快乐”的呼声早已是此起彼伏了。

  我很赞同“快乐学习”的理念,它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追求学习结果的快乐,也要追求学习过程的快乐。“快乐学习”的重要一环,就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和快乐的学习,从而改善学习效率,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不过,对于“快乐学习”也有人会进入误区,那就是过于追求“快乐”的形式,而忘记了学习的本质和目的。于是“快乐学习”就会演变成,为了“快乐”而“快乐”,甚至不惜大幅降低学习要求来换取“快乐”。在“快乐”不断提升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的滑坡。这样一来,“快乐学习”就会变成一种娱乐或消遣,有违其学习的初衷了。

  什么是Cool?什么是Fun?

  而为了进一步追求“快乐”,刘学敏在《华语,Fun!》中提出,华文老师不应该灌输来自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否则是“叫华文太沉重”,令华文不够“cool”,不够“fun”了。

  但我认为,语文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本地会出现由“双语文课程”到“双文化课程”转变的原因。任何好的作品,哪怕是给幼儿阅读的童话或寓言,都会积极宣导正确的价值观,不管那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对于孩子,语文学习同时伴随价值观的学习,历来如此,也应该如此。这正是教育的责任。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华族传统文化虽然来自中国,但它也是新加坡文化当然的组成部分。向华族学生灌输华族传统价值观,我认为是华文老师应尽的职责,而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附加任务”。

  我赞同刘先生提出的,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来自于课外阅读,而鼓励阅读的最佳方式是让阅读带来乐趣。但显然,不同人对“乐趣”的体验和定义是不同的。就如什么是Cool?什么是Fun?也同样涵盖了个人的价值取向或好恶。

  如果有学生认为流行歌曲或武侠小说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自然没有必要去反对。同样的,如果学生喜欢阅读古典名著或唐诗宋词,也不必觉得惊讶。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并非因为是道德文章,恰恰是因为有更多人从中得到过阅读的乐趣,所以才值得被推荐。

  事实上,如果摒弃成人既有的价值取向,对天真的孩子来说,我相信更多的会认为穿古装、读古文很Cool;学毛笔、吟唐诗很Fun。这样的例子其实已经很多了,甚至连老外的孩子也如此啊。

  可见,学习华文的快乐,不在于一味降低华文水准,更不在于剔除华族价值观。快乐的真正源泉在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与灵活、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在力图吸引说英语家庭的学生对华文感兴趣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我们还有40%说华语的家庭。

  李光耀说,要培养孩子学习华文的兴趣,父母在家中就应该多跟孩子多说华语。如果能增加或至少维持新加坡说华语家庭的比例,我想,对于维持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水准会非常有帮助。对此,政府的教育政策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华文的重要性不应该只停留在领导人的呼吁中。(李叶明,作者从事教育与科技工作)

    ----- 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