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催生经济报国志向
26年前,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携夫人南希访华,其间,他访问了上海复旦大学并作了演讲。根据双方的协议,复旦大学和美国的大学将互派5名留学生作校际交流。当时在复旦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3年级就读的周峻因学业突出,成为了其中的一名交流学生。
在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世博大厦的办公室内,已担任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国际参展部部长的周峻向记者讲起了往事。
“当时双方交换留学生也有一定的渊源,我们的谢希德校长曾经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过,和南希夫人还是史密斯女子学院的校友。留学在那个年代还很新鲜。现在政策很开放,留学很方便。我算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对外界的了解十分有限。周峻出国留学是他第一次坐飞机,远赴大洋彼岸,再从洛杉矶转飞芝加哥,他将那次长途跋涉称为“受罪”。踏上美国的土地,周峻更是两眼一抹黑,过安检、出海关,搞得他手忙脚乱。出了机场,行驶在没有红绿灯的高速公路上,看到路边的一个废车厂内成百上千辆废旧汽车在巨大机器的碾压下变成一堆废铁,目瞪口呆的周峻心中感受的是两国经济上的巨大差距。他的脑海中一直在问,我们为什么这么落后?
“确实很受刺激,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反正我在美国一无所有,只有大把的时间,就都用在学习上了。”一无所有的周峻的确异常勤奋,所有的科目成绩都是A。一年的留学生活,和外国人同吃同住同学,对周峻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感受,也让他学到了更多。同时,他也表现出了超高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美国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常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周峻也参与其中,而他总能舌战群儒,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那个时期出国的人到最后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是觉得外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太好了,吸引力很大,就想尽办法留下来;二是有比较强烈的自尊心和爱国心,认为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都很聪明,为什么比人家差呢,所以一定要回国做点事情,要做得比他们还好。”周峻说。
周峻选择了后者。一年后,他完成了美国的学业回到国内,并顺利从复旦大学毕业。当年出国时给他留下的巨大落差总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他随即报考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的研究生。“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经济的振兴是很重要的,如果经济发展上不去,只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不够的。”2年后,周峻提前毕业回到上海,逐渐走上了一条为自己铺设的经济报国之路。
以国际经验应对难题
很多年过去了,那个曾因反差而失落的海外学子,如今已迈入成熟与自信。而多年前在周峻心中那个相对落后的祖国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经济上的飞跃性发展。中国已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国际地位更是今非昔比。
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共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国际参展方数量创造了世博会的历史纪录。
谈到这个创纪录的数字,周峻百感交集。2008年下半年,离世博会开幕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了,但正式签约参展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只有50多个。眼看世博会一天天临近,组委会和执委会开始就地取材,招募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做工作。在与外国参展方落实签约环节方面,一些在外事、外贸及对外交流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就颇具优势。周峻多年来一直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每年至少有一两个月在国外谈生意,对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留学美国的历练,让他在和外国人打交道时始终游刃有余、充满自信。综合各方面因素,时任上海东方国际集团副总裁的周峻被抽调到世博局国际参展部。
“那时候,正赶上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上海世博会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个别参展方因国家财政危机打起‘退堂鼓’,还有一些参展方遭遇筹资难题,一度迟迟不能确定参展。”周峻说。
组委会邀请的参展方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口头确认的多,签约的少。即使签了约,还要确定建馆方案,是自建馆、租赁馆,还是联合馆。还有一些受援项目,牵扯到很多协议和方案。摆在周峻和他的团队面前的是一个接一个的难题。
“世博会是个大舞台,主要的演员就是参展方,是世博园的主角,缺了主角,有再漂亮的园区和建筑,只能称为世博园,而不是世博会。”面对“演员”缺乏的局面,周峻没有把自己当成“导演”,而是把工作定位在“服务”上。国外参展方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主办方如何做好与他们的沟通工作,这其中蕴藏着很大的技巧。一流的舞台,人性化、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是让参展方最终落地的真正吸引力。之后,再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有了剧本、导演和演员,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世博会这台大戏才能被更好地演绎。
有丰富外贸工作经验的周峻认为世博会的工作和原来从事的职业还是无法相提并论。“贸易签约是规定货物的价格、交货期限等。世博会不一样,对方都是我们邀请来的客人,签约虽然是法律行为,但不能视为普通的商业行为。这里面牵扯很多经济政治的因素,情况错综复杂,稍微处理不慎就会引起大的纠纷,这和做生意是两码事。很多参展国家和我国的政治体制不一样,甚至是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持不同意见的,而且还包括一些未建交的国家,我们都一视同仁,在世博会的框架中,按照惯例和游戏规则,结合中国的实际,为参展方提供服务。简单说,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进入世博园后能够得到什么,能做些什么,这些都要在合约中体现。”每签一个约,周峻的部门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周峻再次感怀留学带给他的巨大财富,那段经历启蒙了他学会如何用艺术的、合理的方法解决对外交流中的问题。他经常用对方的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设计方案,并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2010年元旦开始,周峻和他的团队就过上了“5+2”和“白加黑”的生活。除了落实参展方签约后的各项工作,还要完成参展机制、政策和内外口径、工作进度的联络沟通,进行政策指导,牵头为参展方提供服务、具体谈判……“人多时我们这里有四五十名工作人员,签约工作完成后,很多人下调到基层做服务工作,现在只有20多人。世博局有很多部门去运作一整套东西,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