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姚道远与同住一个小区的其他同事乘坐研究院的通勤车上班,午饭就凑合在软件园区内解决,直到晚上才回家。留在家里的王云娇每天最头疼的就是自己的午餐怎么解决。公寓距离最近的中式餐馆要走10分钟,每天吃来吃去都是那几样菜。最近的大型超市要坐20分钟的公交车,前两天刚找到的最近的菜场也要走20分钟,“儿子过来之后就不可能像我一样天天到餐馆吃,我还得买菜做饭。”
与王云娇初到无锡不一样,李诣书在这里生活了近2年,由于工作繁忙,李诣书很少出去购物、逛街、旅游,但这并不影响她融入无锡生活。她和丈夫许晓椿是王兴记美食的常客,两人吃完饭会手挽手到公园去闲庭漫步,有朋友远道而来时,也会去酒吧“放肆”一把。不过,李诣书也认为,无锡的夜晚还是比较单调,缺乏歌剧、舞剧等文化类节目,同时,无锡的书店种类不多,大多是教辅书籍,自己想看的书常常要到上海才能买到。
现在,李诣书夫妻俩已经在太湖新城买了一套房,前段时间夫妻俩还亲自驾车把北京的所有家当搬到了无锡。李诣书说:“我只有在美国和无锡买过房,我已经决定要安家在无锡啦。”李诣书表示,将来的宝宝会让他在无锡接受教育,让他做一个平凡的孩子。
筑巢新无锡
人才公寓的高配置,期待凤凰齐栖居
为李诣书、王云娇等太太们规划、提供各类生活配套服务的是新区管委会,记者从该部门了解到,目前跟随高科技人才前来无锡定居、生活的太太并不多,但管委会已经未雨绸缪,为家属们缜密考虑,逐步健全起各类生活配套服务。
百姓住为先。王云娇夫妇的完美住房体验得益于我市为高层次人才建设的生活环境配套。据了解,我市以“拎包即住”为标准,建设的公寓绿化及相关配套设施标准位居全市前列。
记者获悉,建成完工的一期410套“530”人才公寓已于2009年5月交付,截至目前,已有289套入住。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推动“新佳园”人才公寓二期、站前商务区的海归人才创业示范区和科技金融人才公寓、太科园5万平方米专业园区人才公寓等项目的建设。这些住宅的相继完工将为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舒适的家”,筑巢只为引凤。
其他的生活配套也在完善。以IC时代公寓为例,毗邻的国际学校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应俱全,方便子女入学;距离小区200米地方有天惠超市,政府部门与其签订过协议,超市将24小时免费为IC时代公寓的客户送货上门;在公寓旁边,城投公司修建了一个高尔夫练习场;在交通上,除了常规公交线路外,还专门设置了“新区530人才专线”,沿途串联起“530”无锡人才港、尚德科技馆、国家软件园、“530”创业大厦等站点。
为了进一步让“530”人才感受新区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推动“530”人才扎根新区,“530”办公室还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加速“530”人才融入新区。春节、中秋、端午他们会一起联谊,共享节日气氛;在父亲节组织乡村采摘和团队活动,让小家庭更融洽的同时也让“530”成为大家庭;组织运河文化游,让海归人才的心更贴近无锡;组织参加生物医药企业报批、政府采购实务等各类专业培训和讲座近20次,帮助他们成长为创业家和企业家。同时,组织生物医药、硅谷、北美半导体协会等多个团体的互访、座谈,积极推动海归人才的长远发展。
截至7月24日,我市“530”企业落户数累计已超过1000家,引进的各类技术人才数量相当大。由于大部分企业还处在艰难创业期,这些科技人才大多工作繁忙、出差频繁。
据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赵晓蕾介绍,在她所服务的人才队伍中,“太太团”大部分定居在上海、北京,甚至国外,只在寒暑假的时候带孩子来无锡与老公团聚。预计再过两三年,待这些企业上正轨后,相信相关配套服务也会更加完备,必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太太们选择定居无锡。
但我们也看到,尽管所提供的生活配套在不断完善,这固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加分因素。但随着高铁的发展,长三角同城圈子已经逐渐形成,高端人才在周边几个城市之间快速流动,尤其是愿意驻扎在特大城市也是一个不争事实。倘若无锡能为他们建立舒适完备的生活环境,并且用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打动人心,相信不久的将来,“候鸟式”的高端人才必定会把无锡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之奋斗终生。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