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洲传播中心与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合作拍摄的纪录片《他们选择了中国》荣获美国2006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视纪录片奖、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白金奖以及具有入围奥斯卡资格的BLACK MARIA电影节评委会一等奖三项大奖。该片已先后被HBO欧洲台、英国的历史频道、加拿大的CBC和美国的Discovering Channel等国际电视媒体购买了播出权。
《他们选择了中国》重新回顾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结束时发生了一件震惊西方的事件:21名美军和1名英军战俘宣布拒绝遣返回国,选择留在中国生活工作。西方舆论当时指责这22名战俘是被共产党“洗脑”的叛国者。纪录片围绕这一事件展开,邀请历史的见证人、当年的战俘之一霍金斯先生作为本片的主人公故地重游,如实地把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示给世人。
当年的22名战俘现在仅剩下2名,其余的都已经去世。本片的主人公霍金斯是22人中年龄最小的,他留在中国后,在北京进中国人民大学深造,毕业后到武汉汽车配件厂工作。1957年返回美国,现居洛杉矶,仍能凭记忆讲很多中文。霍金斯是幸存者中唯一一位不顾家庭的阻力和美国社会的压力,勇敢站出来为这段历史做见证的人。他说如果再让他做一次选择,他还会像50年前那样选择留在中国。因为他热爱和平。他相信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
摄制组记录了霍金斯47年后首次重返中国的经历:再次在北京的长安街上骑自行车;访问了他的母校人民大学;回到曾经工作过的武汉汽车配件厂。在汽车配件厂,他与当年战俘营的中方翻译和管理人员见了面,并共同回忆在战俘营的生活以及留在中国后的经历。霍金斯还前往济南看望了在中国去世的老战友温纳瑞斯(前战俘之一)的遗孀白锡荣女士及家人,并一起为温纳瑞斯先生扫墓。此次重返中国,霍金斯先生在回忆当年一幕幕的同时,不得不感叹中国发展脚步之快。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遵守日内瓦公约,尊重人权,实行人道主义优待俘虏的政策。该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图片资料再现当年发生在战俘营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鸭绿江边的战俘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也是唯一没有劳役和刑罚的战俘营。当年联合国军的战俘们享有宗教自由,被允许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土耳其战俘可以庆祝古尔邦节。他们甚至可以与远方的家人自由通信,还可以阅读到一些世界名著和西方的报刊。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为战俘营提供的伙食与医疗条件远远高于志愿军干部、战士的标准。
本片在短短的60分钟里,既真实再现了历史,又充分运用了纪录片的艺术处理手法。两者相互作用,水乳交融,使观众感受到心灵的撞击,感叹时代与人事变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敏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