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针对大家关心的“北京一女子因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接受《生命时报》独家采访时表示,该病例属偶发病例,大家对此不必恐慌,但须注意要尽量减少与家禽,特别是病死家禽的接触,这是减少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据北京市卫生局1月6日通报称,该市一黄姓女子因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黄某为福建籍人士,于2008年12月19日在河北省燕郊与两名同乡,一起购买了9只活鸭子。她清洗了鸭子的内脏,并将其中3只鸭子分别给其父亲、叔叔和一位朋友。12月24日,患者发病,12月27日症状加重后入院治疗,后经救治无效,于2009年1月5日7时20分死亡。
当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对患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防控专家组判定该病例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共有116人曾与死者有过接触。其中包括死者的14位亲属和邻居、102名医务人员。一名与死者接触过的护士曾出现发热症状,但目前已经康复。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具体事件原因仍在调查中。事件发生后,北京市卫生部门已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并加强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全部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医学观察,目前尚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据了解,每年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相对高发的时期。毛群安表示,2008年相关专家对动物及人的禽流感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后认为,08年冬和09年春中国内地发生动物禽流感的可能性较大,也可能出现个别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
针对北京这例因感染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毛群安认为,这提醒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他表示,卫生部去年已对全国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大对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力度。目前,我国临床上已有针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控体系,对发病现场及相关人员的医学观察制度也已建立,针对禽流感的应急处置已形成机制。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是偶发病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有暴发趋势,大家对此不必过于恐慌。目前禽流感还是禽类的疾病,无证据表明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个人是否会感染禽流感,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是否接触到禽流感病毒,二是此人是否对禽流感病毒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接触到禽流感病毒的人都会被传染上。
李兴旺表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会有咳嗽、咯痰等表现,与肺炎较为相似,但又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医生们较为关注的是那些所谓“不明原因肺炎”。在临床上,医生们会依据病人病情、有无禽类接触史,综合判断他们是否感染上禽流感病毒,并最终通过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
李兴旺提醒,预防禽流感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避免接触禽类,不要擅自去家禽市场购买病死禽或活禽,也不能宰杀。二是注意个人卫生,不吃小摊的食物,饭前便后洗手。(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