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酝酿近3年的新医改方案尘埃落定。方案构想的目标愿景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随后表示,今后三年,要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改革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项改革。
饱受“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的公众对此反应积极,普遍希望新医改能一扫体制沉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兑现承诺。
然而,新医改注定是场“持久战”,不可能“速胜”。
医疗卫生制度堪称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迄今没有哪个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称得上又好又快。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使我国的此项改革绝无可能“今天发布文件,明天解决问题”。
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仍居中低收入国家之列。加之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较大,以此经济基础筹划建立一个覆盖13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对资源的供给和协调等都是巨大的挑战。
同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原因,客观上导致医疗消费支出庞大,经济负担沉重。
从操作层面看,新医改又属社会系统工程,至少关涉医、药、保、患、政、企六方利益,执行殊为不易。即以医改概括提出的四大体系、八大支撑来看,每一方面都有其棘手的矛盾,且彼此盘根错节,统筹完善需要付出极大的智慧和努力。
比如公立医院,一方面,效率不高、服务不到位等已属陈年积弊,另一方面,其所涉及的诸如运行机制、定价政策,甚至医疗资源的规划布局等,也是经久难愈的“慢性病”,指望新医改这剂方子药到病除确实过于乐观。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心态比较浮躁。卫生行业关乎人的生死病痛,更易使人情绪偏激。近年来,对医生的不信任,和医生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大处方、大检查几乎同时盛行。这种医患关系给需要凝聚人心的医改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因此,新医改期待公众以理性和建设性的态度,以“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求解这一世界性难题。(文/张冉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