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公益组织、商业保险与农村医疗保障
张国有(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为促进新医疗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为医疗公平性和可行性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医疗制度不断改革过程中,各项医疗和健康指标有了明显变化,但是真正让13亿人口能够充分享受医疗保障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医疗人员、医疗设置等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医疗制度和医疗卫生网络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农村居民的健康的需要远远不能得到满足。
对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强化政府责任,也需要公益组织和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
杨超(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担负着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保险本身特点决定了在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立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大有可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身的特点给保险业的积极参与提供了条件。在基本医疗保障层面,保险公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保险的日常管理,为基本医疗保障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在基本医疗保障以外,广大农民还有更多的保险需求,商业保险起主导作用,可以为农村市场提供多种商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医疗保障需求;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及网络优势,通过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其他制度安排参与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万峰(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政府是主角,但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也是非常必要的。建立一个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将是推进农村医疗问题解决的最有效的途径。在这个机制当中,商业保险机构承担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支持新农合,为新农合提供经办管理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商业保险产品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提升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深度参与医疗扶贫的公益事业,切实改善农民就医环境。
中国人寿长期以来在上述领域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了“征、管、监”分离的新农合运作机制,形成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参合农民多方满意、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二是通过制定清晰的农村市场发展策略、挖掘总结农村业务发展典型经验、开发出一系列农民喜爱的产品、全面提升服务于农村市场的员工素质,有效促进了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实现了商业效益与社会效应的“双丰收”;三是通过国寿慈善基金会健康新村工程项目扶持农村初级医疗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切实改善农民就医环境。
郭长江(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医疗卫生事业存在城乡差距,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缺医少药状况还比较严重。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推出的“红十字天使计划”,以关注和保护贫困农民和儿童的生命与健康为宗旨,广泛动员国内外的社会资源,募集资金和医疗物资,对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农民和儿童实施医疗救助,协助政府改善贫困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援建乡村博爱卫生院(站),培训乡村医生,参与和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卫生事业建设。“健康新村工程”项目是“红十字天使计划”的内容拓展,意在探索经济组织与公益机构共同推进农村新农合医疗体系新路。
王汝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非营利组织一直不断倡导公益示范,唤起全社会关注和重视,这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大多数人关注,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才能够改善。在非营利组织的倡导和带动下,今天,全社会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在逐步加大。
从我国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实践看,以政府财政补贴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中,村级卫生站作为农民“小病不出村”的基础,却很少享受到财政补贴。而非营利组织正在积极地弥补这种缺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红十字天使计划”,两年多来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捐物2多亿元人民币,在全国27个省区贫困乡村援建了200余所乡村博爱卫生院(站),其中村一级卫生站占90%以上。
公平、合作与农村医疗发展
韩俊(国务院发展新农村研究部部长):穷人和富人相比要承受更大经济风险,越贫困落后的地区发病率更高。因此,新型合作医疗要完善,就要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程度,更对最贫困的人群加大支持力度,建设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在对农村药品问题做全面调查后发现,农村药品质量很差,并且农村很多基本药品价格超过城市,而且农民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超过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对于药品的监管,在县级以下就几乎没有了监管力度。除此,还要从源头上关注农民的健康问题,比如说饮水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杜志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作为一个基本的制度正在形成和完善中,但是推进过程中有一些问题。
在医疗报销上,农民能够获得补偿率比较低。这样的水平不能够满足农民的医疗的需要。
此外,农民工、当地的回农职工、在农村县城的非农户等等,如何合理有效加入新农合中?这是下一步要关注的问题。
在基本制度框架建立以后如何发挥作用同样重要。2006年,卫生部、财政部、发改委在农村发展建设规划中计划投入270亿元,但是这个计划当中,缺少了村一级的医疗系统。
李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模式,合作医疗精髓是什么,直接提供医疗服务体系。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能够逐步改善农民看病难、贵的问题。目前的趋势,既要通过补贴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同时还要加大保险的作用。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各方资源建立低层的医疗服务。就目前培养人才的体系而言,农村的医疗人才成了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从当地农村选拔年轻人,由政府免费培养,以此来为农村培养人才。解决农村真正的医疗卫生人才是保证我们新农合长治久安的关键。
以人为本的农村居民健康发展权
杜晓山(中国社科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中,用指标来对世界191个成员国卫生体系绩效进行评估,中国排在第144位,尤其是在财务负担公平性评价中,中国位于尼泊尔、越南之后排在倒数第四位。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卫生资源的主要集聚是在城市和发达地区。1997年到2001年间,据统计,占人口总量20%多的城市人口占用了80%的卫生资源。
从妇女的健康指标来看,指标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的差距是36%,这说明我国现在在卫生保障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大量的把自己的工作重点从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转移到农村。
徐杰(中国卫生保健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我国政府在农村卫生领域里面投放了大量资金,但产生的主要效应却是大量需求转移到城市,农村的医疗设施被闲置。那么,如何让卫生机构发挥作用,让百姓实现需求,让资金得到利用?目前的解决之道就是降低乡镇卫生院费用门槛,直到每个农村居民都可以利用。
全国乡镇卫生院在2006年收入629亿,其中518亿是乡镇卫生院的市场收入以及政府统筹医疗资金。如果把合作医疗资金定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补助,就可以大大的降低老百姓在乡镇卫生院自己支付的部分。
乡镇卫生院是基本的服务机构,提高合作医疗以及在乡镇卫生院部分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都是为了降低乡镇卫生院进入门槛,使每个农村居民都可以不受制约进入乡镇医院进行治疗。
社会参与:反贫困背景下的医疗合作
向春玲(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教授):当前,我国新农合制度建设的补偿和救助是一种低水平的医疗保障。由于筹资水平低导致大病统筹补助水平比较低,因此,一些得大病的农民,自费医疗费用居高不下。
由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给了社会公益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公益组织参与新农合建设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建设中资源配置方式、组织结构、工作机制的创新,建立了社会资源融入医疗救助资金的渠道,使原来单一由各级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被打破,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加上市场资源这种资源体制和机制正在形成。并且使原来单一的封闭的由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组成的新农合组织结构逐渐被开放的由社会团体参与的社会组织代替。★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