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逢喜事。65岁的周美萍家住宝山区友谊街道,当年响应政府号召支内,退休前夕她才返沪,近20年来看病吃药成了最犯愁的事———按规定,门诊费用无法报销,大病住院后方可报销50%。去年底,申城推出居民医保,周女士符合加入条件,今后只要每年缴240元,就能享受门诊、住院自负50%的保障。“老了回到‘娘家’,‘娘家’没有忘记我们。”填报好登记参保表时,周女士落下了热泪。
让市民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近年来本市主管部门频频“出招”,将保障群众健康的生命网织得更密更紧。
大病:全民皆保
外来媳妇陶安莲住在闸北区汾西路上,嫁到上海快10年了。只有居住证的小陶一直没医保,平日有个小毛小病能挺则挺。当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通知外来媳妇也能参加居民医保时,她与家人都很开心:“政府想得真周到,我们有了医疗保障,过起日子来再无后顾之忧。”
自2001年以来,本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小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主要医保形式,覆盖了1300万人,但仍有部分城镇居民未沐浴到医保“阳光”,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时,个人与家庭往往难以承受。去年末出台的居民医保政策,弥补了这块空白:少儿学生、返沪人员、高龄无保障老人等数百万人皆可参保。由此宣告本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升级换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基本制度,构成了基本医疗全覆盖,市民就此实现“全民皆保”。
据了解,为弥补城乡差距,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也悄然涨高。数据显示,去年底,本市新农合人均保障水平已从前年的306元升至450元,力争在今年达到550元,让更多有需要的农民看得起病,避免因病致贫。
小病:不出社区
孙大爷年逾七旬,家住闸北区普善路柳营路。每逢秋冬之季,老人的老慢支总要发作,由于附近没有医疗机构,看病常感不便。如今,这样的情况正日渐改观。前不久,闸北区内新添普善路、柳营路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和新路以西近3万居民出门走不了几分钟即可就诊。
迄今为止,本市已建成城乡一体化标准配置的2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7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一般市区居民出门步行15分钟,便能找到服务站点就诊。在乡村,已累计完成700家村卫生室改造,每家卫生室的面积均达120平方米,基本诊疗和公共卫生设施一应俱全。据透露,明年底本市全部农村1700家村卫生室都将完成改造,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由此得到充分保证。
硬件完善的同时,社区网点服务日益人性化。过去,站点内无法直接刷医保卡结算,居民颇感不便。在市医保局支持下,本市已有部分站点实现了医保一卡通,上午开药下午拿药的尴尬得到解决。对乡村居民,本土长大的村医培养已进入日程,首批大专学历的近百位高中学历学员正在培训,三年后将回村里担起乡亲们健康“守门”之责。
难病:疗法多了
临产的小彭通过B超发现腹中胎儿颈部有个囊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医生分析认为,孩子降生时,颈部囊肿将出“大麻烦”:出生后囊肿会压迫器官,导致孩子气道阻塞、无法呼吸、瞬时死亡。面对这样的难题,医生大胆采取国外最先进的EXIT(分娩时子宫外产时处理)。小彭生产之际,医生将新生儿囊肿切除,产科医生再一刀剪断脐带,母子平安。
近年来,本市33个临床医学中心硕果累累,一系列曾经的疑难杂症,在妙手仁心下转危为安。数据显示,去年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共实施了3000余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例,无一例在围手术期内死亡,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高达97%以上,患者视力稳定、提高率高达84%以上。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成功实行了7例胃镜辅助下梨状窝瘘切除术,无一例复发;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一年实施了2400余例心脏手术,其中包括50例心脏移植术;肝脏移植中心则先后实现了本市首例减体积经典原位肝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急诊肝移植、首例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