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制冷手术”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能引起大脑损伤,迅速急冷大脑能防止脑损伤,甚至还有助于心脏复苏——这类新的冷却技术可能将给医疗界带来一场革命
文/吕静
布丽奇特·哈里斯躺在医院的床上,头上覆盖着一块尼龙罩。随着冷气由头罩流向头皮,她的嘴唇逐渐变蓝,说话速度也变慢。在一个小时之内,她的核心体温降低了0.5℃,但是她依然感觉舒适。她说:“气流差不多是让人放松的,气流声听起来像白色噪音。”
哈里斯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她正在试验自己的发明:一种为促使低温治疗而设计的冷却头盔。
新的脑部降温技术
众所周知,在前额敷上冷布能减轻头疼症状,但是,现在像哈里斯这样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冷却大脑本身的技术是否可以防止伴随中风或心搏停止而来的大脑损伤。类似的技术还可以保护外科手术时心脏和肾脏不受损害。
一段时间以来,医生们注意到,心脏病发作之后接受冷却降温的病人会减少大脑损伤。虽然还不清楚这种效应的机制,研究人员猜测,让大脑温度下降4℃,即到达33℃左右,可使大脑细胞的代谢降低,在血液供应短缺的关键时刻,降低大脑细胞需氧量。即使是在心脏重启过程中对大脑实施冷却降温,也会使得损害减少。
研究人员认为,降温也可能减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释放有毒化学物质的过程,这一被称为缺血级联的反应,可能在心搏停止或中风后24小时引发进一步的大脑细胞死亡。
此前,医生都是通过用冰袋或冷却毛毯对病人全身降温,或者静脉注射冷盐水,这就促生了“低温治疗医学”。但是,全身降温会增加感染和肺炎的风险。
因此,研究人员现在制造出直接冷却大脑的针对性设备,哈里斯和她导师皮特·安德鲁斯与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KCI医疗技术公司一起研制的头罩就是其中一种。其样子有点像干发罩,可利用头皮上为大脑输送血液的密集血管网络。该装置包含两片与头部吻合的尼龙布,一片布覆盖在另一片上,在贴着皮肤的一面有细小的孔洞。当冷空气流过两片尼龙布之间的时候,这些小孔就使得冷空气均匀地穿过皮肤到达头皮,冷却血管。
在对志愿者的测试中,该头罩每小时可以使得大脑降温1℃,这与全身降温的冷却速度类似。
更快的降温
为了更快地降低大脑温度,另外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从体内冷却大脑的技术,即在抵达大脑之前将血液变冷。
鼻子为此提供了理想通道,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热交换而进化出来的。加州圣地亚哥本尼冷却公司的艾伦·罗森伯格说:“鼻腔内充满了大量血管,可以加热吸进的空气。动脉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大脑,也要通过这个毛细血管网,所以,冷却鼻腔也就冷却了到达大脑的血液。”
所以,本尼冷却公司研制出一种叫做“犀冷”的系统,通过两个插到鼻孔深处的管子喷出极细的雾状全氟碳液滴。全氟碳蒸发很快,能使得鼻腔内壁很快冷却,而源源不断的氧气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蒸发。“如果你摸一摸微风中的晾晒衣物,你会有凉丝丝的感觉,这是因为水分在迅速蒸发,这里的效果类似。”罗森伯格说。
动物实验表明,这一设备一个小时可以将大脑降低2.4℃。有两项在心搏停止和中风病人身上做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而在健康志愿者身上所做的试验效果是肯定的。罗森伯格说:“在温度很低时,有些人会发生‘冰激凌头痛’,但是,当溶液温度是10度的时候,受试者的感觉是‘凉爽’。”
从肺部冷却血液也可用于为大脑降温,因为颈动脉是从胸部直接通到大脑的。伊利诺斯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一条插入气管的细管向肺入口处喷射少量冰浆,一旦大脑冷却到合适的温度,融化的冰水就会被相同的管子再次吸回来——这一过程与给那些快被淹死的人肺部吸水是一样的。
困难在于确保管子不发生堵塞,据该研究小组的肯·凯萨兹说,这就像浓稠的奶酪粘在吸管上一样,冰粒有可能开始在窄窄的管子上滚雪球,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研究小组用低浓度的盐水混合冰粒,这样,因为冰粒的粗糙边缘被融化,冰粒会变得很圆滑。凯萨兹说,这些粒子一个滑过另一个,就不会再纠集在一起了。
冰浆可使大脑温度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内降低4℃——这是大脑损害的安全界限,凯萨兹说,现在他已经在猪体上测试了这种技术,他的研究小组正在研究其冰浆是否可用于肾脏和心脏微创手术,以防止手术中血液流动暂停对器官造成损害。
医疗新革命
所有这些新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它们可以应用在心脏病发作后、心跳恢复之前或刚刚心脏复苏的时候——最低限度地推延心脏故障时间并为大脑降温。
更重要的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利用犀冷装置进行快速冷却,除了能减少大脑损伤,还能促进心脏自身复苏的成功机会,但是人们还不能明确这其中的原因。在测试中,让16头猪心脏病发作,15分钟之后,应用心脏复苏术(CPR)使它们的心脏重新跳动。在心脏复苏过程中,使用犀冷系统的8头猪中有6头活了下来,而另外8头没有实施冷却的猪只有2头活了下来。
这类技术的快速应用对于中风患者可能尤其是好消息。“凝块破裂药只能在医院做过大脑扫描和诊断后才能使用,”他说,“但是在现场中风的情况下,利用低温治疗延长时间,可以使药物在更多损害发生之前起效。”
爱丁堡皇家医院的理查德·里昂正在研究低温治疗背后的机制,他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在心脏骤停现场立即降温比数小时后降温更能显著降低大脑损伤,因为现在出现了一些矛盾的研究。但是,他说,在任何情况下,低温治疗在医院中的更广泛应用都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
“现在的研究显示,(在治疗大脑伤害时)采用低温治疗,每7个本来基本要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能活下来,每6个待复苏者中就有1个能基本避免显著的大脑损伤。”他说,“这可能是复苏医疗的一场真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