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评价
“中国做了一件聪明事”
中国没有盲从别国按国情恰当防控,西方媒体起初认为中国反应过度,后来予以肯定
中国对境外病毒的围堵一直持续到7月份。
对此,接受采访的所有专家都表示,中国的这次严防是做对了。专家们希望人们注意到这一点,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基数大、医疗资源城乡间分布不平衡的国家,如果疫情快速蔓延,会造成很大恐慌。
“严控给中国争取到了时间。”曾光说,虽然本土病例的出现不可避免,但迟与早大有区别。中国的第一例甲流死亡病例在10月份出现,死亡和重症病例的延缓出现,减少了公众的紧张情绪。
曾光认为,有效拖延甲流暴发时间,使得中国得以有机会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比如,日本在甲流暴发时,曾关闭4000所学校,但未起到有效作用。此后中国也没有大规模关闭学校。而类似于轻病人不需要吃达菲,也无需住院,这都是其他国家甲流暴发后得出的有效经验。“他们在做,我们在看”。
中国的甲流的有效拖延也为甲流疫苗的研制争取到时间。曾光说,这是决定性的。
自SARS后,中国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变得愈来愈成熟。
“SARS暴发初期,我们只强调找病原和研制疫苗。”黄建始说,那是一种落后生物医学的模式。21世纪应对传染病,光靠疫苗和药物等所谓的高科技生物学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今年五六月份,疫苗“远水不解近渴”,而通过综合防控就能用空间换取到时间。
在国际上,舆论风向也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
几个月前美国人在甲流面前若无其事,而北京机场却忙着测量体温时,中国几乎被整个西方当成了笑柄。《华盛顿邮报》略带讽刺地说,中国预防甲流是“天罗地网”。
而进入10月份,约有几百万的美国人感染甲流,至少2万人住院,上千人死亡。10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全国紧急状态。
起初,欧洲很多国家赞扬着美国的“沉着勇敢”,批评中国“紧张过度”。但如今欧洲媒体则认为,中国人做了一件聪明的事情,而美国犯了错误,坑了世界。
“是有很多来自外部的批评,但人们应该理解中国有自己的考量。”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办主任冯子健曾这样告诉媒体。
“中国这次没有盲从美国,事实证明又做对了。”中华医学会专家刘又宁的语气中带有某种自豪。
治疫关键
“政府须赢得公众信任”
无论是死亡统计还是疫苗效果都引起中国民众质疑。专家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做好与民沟通
进入10月下旬,甲流变得愈发难以监控。它从学校开始蔓延,攻城略地般的从大城市侵入中小城市,乃至农村,并向中西部地区传播。
而在美国,病患多到已经让政府放弃对感染人数进行统计。
曾光在10月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甲流疫情进入第二波。
中国防控策略也在调整。隔离措施已被放弃,防控重点转移到对重症的救治。“加强对重症病人的早期识别和救治”的培训在各地展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