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各级学校急配防甲流感设备做好防控工作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南京各级学校急配防甲流感设备做好防控工作
2009年09月06日 05:20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琅琊路小学温情短信发送家长;校外培训班报名人数骤减

  南京名校琅琊路小学出现甲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消息公布以后,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记者昨天采访获悉,出现流感症状的学生已经全部被隔离,而南京各个学校也在紧急进行消毒、配备测量体温的设备,积极取得家长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琅小大部分孩子闭门不出

  琅小出现甲流感聚集性病例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记者采访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家中不外出,而出现流感症状的学生已经被隔离。南大校医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所负责的三个社区中有3名琅琊路小学学生为密切接触者,前天晚上10点,校医院的医生就上门送去了口罩、药品和体温计。目前三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主动在家隔离,校医院的医生每天会打电话询问身体状况,持续一周,目前没有发现流感症状。为了避免疫情扩散,琅小已经宣布停课一周。记者昨天在南京琅琊路小学一位家长的手机上看到了学校发来的十多条短信。昨天一大早,学校分管家长学校的刘永红副书记给每一位家长发送短消息:“为了孩子的健康,近期不要让孩子到校外补课点去上课,多休息,多喝水,多开窗通风。”“各位家长,请每天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有感冒发烧症状,请立刻通报给班主任。如自学中遇到问题,请与任课老师联系。”据悉,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应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学生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可以正常到学校上课;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或采取居家隔离治疗。

  琅小温情短信连接师生

  很多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会不会受到影响,没想到很快学校各个班的任课老师都把学习计划发到了家长的手机上。比如,一(2)班的语文老师廖晶明发短信是这样的:现将下周语文学习计划发给各位,供参考。1:小朋友在家听拼音磁带;2、练读单韵母的带调四声(可以采用带帽游戏的形式或制作成卡片抽读);3、练习汉语拼音基本笔画;4、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用抹布擦桌子,用扫帚扫地,用拖把拖地。而数学、英语等老师也很细心地将学科要求和辅导方法详尽地列给了家长。更让人感动的是,昨晚学生家长都接到了任课老师打来的电话,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家庭电话甚至QQ号全都留给了家长,以便联系畅通。一周不能见面的师生们虽然短暂相隔有点残酷,但也充满了温情。

  校外培训班遭遇“流感恐慌”

  周末本来是培训班最忙的时候,可记者采访发现,受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影响,这个双休不仅没有出现报名火爆的现象,甚至有不少报过名的家长来退款。“尤其是原来最供不应求的外教英语班,反而成了最冷的项目。“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为了孩子健康着想我们还是决定先暂停培训课,培训班的孩子来自不同学校,过来上课又不是一个个量体温,就怕撞上了。”不过还有一部分家长依然坚持给孩子上课,只是很多人都给孩子戴着口罩。“虽然有些担心,但是孩子总不能因为发现一个甲流就不学习吧。”一位家长回答说。

  学校紧急配备电子温度计

  “原本还想等着上面发,现在再贵也得掏钱买啊!”采访中,南京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昨天小学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让大家人人自危,学校都在部署如何预防,积极配备各类所需要的防护设备,不敢有任何闪失。记者昨了解到,随着疫情的蔓延,用于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卖得火热。新街口金陵大药房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最近来购买各式体温计的家长增多。其中450元的红外线耳式体温计效果很好,但由于价格不菲,从前几乎是无人问津的,但这两天一下子卖出好几台。另外一些售价在70元—110元不等的电子体温计最快可在几秒之内就显示体温,也颇受家长们青睐。

  孩子少去聚集性公共场所

  对于学校出现的流感疫情,有关专家表示学校和家长不用恐慌,做好防护工作。市内各学校、托幼机构应落实在校学生的晨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仔细询问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如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与甲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应提供必要条件,对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建议学生要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公共场所。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

  记者 王 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