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投入机制走向:增加政府投入鼓励民营进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新医改投入机制走向:增加政府投入鼓励民营进入
2009年04月13日 09:3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增加政府卫生投入,明确事权划分,重点向公共、农村和社区卫生倾斜,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鼓励民营力量进入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4月6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医改方案出炉。其中,医疗卫生投入机制的下一步走向尤受关注。这事关卫生事业运行和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财力保障,既涉及政府投入,也涉及社会和个人投入,其内容的复杂和关联利益层众多。卫生投入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一直是各方面热议的焦点问题。

  围绕着新医改的指导思想,就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投入机制,《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相关权威部门。受访的有关负责人在作相关解读的同时,告诉本刊记者,“深刻了解我国卫生投入机制的历史、现状等基本国情,结合成功的国际经验,充分认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才能正确把握目前改革的思路,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下去。”

  延伸的四大基本经验

  总结我国卫生投入政策的历史和卫生投入现状,这位权威负责人介绍说,可以得出四个方面的经验。

  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及相应政策的落实是增加卫生投入的前提。

  总的来看,虽然卫生投入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物质基础,但是卫生投入的多少及资源的配置是依托于特定的体制和机制的。从近些年来的卫生发展实践看,卫生投入的规模总是与卫生体制、机制的改革密切相关,卫生投入的方向总是与卫生改革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

  因此,卫生体制、机制的合理设计和卫生改革政策的落实,是增加卫生投入的基础和前提,不能脱离卫生改革政策而去片面地强调卫生投入,否则只能是无效的投入。实际上,前些年出台的一些卫生改革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也是造成政府卫生投入总体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卫生投入取决于财政经济发展水平。

  卫生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当财政经济状况好时,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就快;反之,政府卫生投入就会受到影响。20世纪80-90年代,我国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连年下降,在低位徘徊,政府卫生投入也处于下降趋势。近年来,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和人们对卫生事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政府卫生投入政策也在逐步调整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政府卫生投入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城镇推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公平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效率低下的问题,医疗服务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改革开放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沿着放权搞活的思路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大幅度增加,医疗服务效率也得到提高,但却引起了医疗费用大幅上涨,许多困难群众看不起病,从而带来了公平性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加大投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在增强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在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公平性的同时,要进一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没有效率作保证的公平只会是低水平、不可持续的公平。

  卫生改革要按照供需分离的既定路径推进,这既是政府主导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政府卫生投入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在卫生医疗领域一直实行供方和需方分离的模式。改革前,我国在城市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和筹资方是分离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城镇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单位和个人共同付费筹集资金,从而取代了原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

  在此后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准备试点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均是按照保险的模式进行制度设计的,且上述制度均是以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小病。从制度运行效果看,上述制度模式不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另一方面,总的来看,实现一定目标的卫生改革尽管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并不是每一种选择都具备可操作性和社会适应性,而进一步完善创新现有的制度框架却能够有效避免制度转轨带来的高额成本和可能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因此,下一步的改革应坚持这一既定改革路径努力推进,政府卫生投入也要以此为基本前提。制度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解决。

  卫生投入的七块“短板”

  受访的这位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在卫生投入方面存在的七个问题,亟须在医改中妥善解决。

  政府与市场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

  就目前我国卫生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看,政府在卫生领域的“越位”和“缺位”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一些市场可以发挥较大作用的领域,如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职责,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目前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缺乏宏观控制,公立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卫生资源中仍占据垄断地位,药品与医疗服务价格仍受到严格的管制。另外,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乏力,多元办医格局至今未能形成。这些与政府“越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对“越位”来说,政府在卫生领域的“缺位”问题也比较严重。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不足,对一些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困难群体给予的救助和扶持不够,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没有得到很好保证,全国范围内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区域卫生规划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等问题,都是政府“缺位”的表现。

  政府卫生投入水平偏低。

  我国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远低于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我们国家的支出水平。与此相对应,我国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例明显偏高。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上述指标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较窄等原因造成的,而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则主要源于政府卫生投入偏低。

  虽然有关文件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但实际上许多地方并没有做到,财政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究其原因:

  其一,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括卫生在内的社会事业不但没作为财政投入的重点,而且有限的资金也难以保障。其二,财政补助政策难以落实。公立医疗机构规模太大(全国公立医疗资源占90%以上),冗员过多,加上医疗机构承担并完成的公共卫生任务往往不十分明确,补偿水平也难以合理确定。其三,政府投入多少、发挥多大效益、建立怎样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医药卫生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对医疗服务行为缺乏监管也造成卫生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影响了政府投入绩效,加剧了投入不足的矛盾,使得政府卫生投入显得相对不足。

  政府卫生投入结构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

  在政府卫生投入总量不足的同时,还存在政府卫生投入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根据卫生部提供的《2004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2004年在财政用于卫生、中医的全部支出中,用于医疗机构的支出占全部支出的58.51%,用于防治防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只占23.15%。部分省市的情况与全国范围内的情况基本上一致,均表明政府卫生投入存在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的问题。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占34.9%。在全国财政用于卫生、中医医疗机构的支出中,用于城市医疗机构的占78.74%,用于农村医疗机构的只占21.26%。由于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部分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服务器材,难以给老百姓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卫生投入方式不合理,重供方,轻需方。

  由于公立医疗服务体系过于庞大,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对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缺乏制度安排,政府卫生投入更多地投向了供方即医疗卫生机构。另外,允许医院收取药品加成费用的以药补医政策,还使医疗机构从保险费用和个人付费等社会其他资金中取得较多收入,而政府直接对需方的补助却很少。尽管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但与对供方的投入相比,仍相距甚远。

  政府卫生投入过多地投向供方,对医疗机构进行改造建设和购置设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方面,补助医疗服务供方不能使最迫切需要救助的困难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无法缓解他们面临的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医疗条件的改善增加了医疗成本,新型医疗设备的引进会进一步诱使医疗机构对病人进行过度检查,抬高了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门槛,增加了患者的医药费负担,降低了医疗服务对低收入群体的可及性。

  同时,在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方面,多年来一直沿用“养人养机构”的投入方式,根据机构数量和人员规模核定补助,导致机构越来越庞大,冗员越来越多,政府投入效率不高,而按照其提供服务的数量来核定补助,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费用控制,又刺激了过度服务,造成医疗费用上涨。

  卫生资源分布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较为显著。

  我国的卫生资源长期以来呈“倒三角”状态,城市资源过度集中,农村地区相对短缺。我国卫生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20%在农村。在城市中,80%的卫生资源又集中在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

  “十五”期间,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撤乡并镇、农民工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大型医院继续快速发展,800张床位以上医院从149家增加到284家。而乡镇卫生院个数、床位、卫生人员数、门诊量均在减少,其中床位同期减少5.7万张,门诊量减少1.4亿人次。从卫生总费用的分布上看,2004年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占34.9%。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存量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但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仍相当薄弱,在人员素质、房屋设备、服务模式等方面达不到相应服务标准,难以发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尚未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和合作机制。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师仅占25%,平均每个机构拥有13.6种设备,业务用房平均为1200平方米。农村乡镇卫生院大专以上人员仅占17%,全科医生的数量严重不足。

  由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公立医院改制推进不够,再加上自我医疗水平的提高等客观因素,我国存量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日趋下降。2005年与1980年相比,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从25.5亿人次下降到23亿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由于缺乏病人,资源利用显著不足;在大中城市,由于三级医院吸引了大量病人,一、二级医院就诊人数偏少,资源闲置、生存困难;在大中型医院,由于大型仪器设备无序添置,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医疗机构所有制结构单一,多元办医格局尚未形成。

【编辑:王赛特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