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 政府与市场要撇清(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四位一体”构筑医改核心 政府与市场要撇清(2)
2009年04月07日 09:5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政府与市场要撇清

  《瞭望》:在“四大体系”这个新框架下,作为医改难中之难的公立医院改革,应该如何定位?

  王虎峰:医疗机构我们都管它们叫医疗服务提供者,关键是如何将它们分类,之后才好管理。目前公立医院的分类方法我认为是不科学的。我们现在是两分法,一类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一类叫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我认为应该分为三类,一类叫营利医疗机构,一类叫非营利医疗机构,一类叫国有医疗机构。国有医疗机构不是天然的非营利医疗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不但包括国有的,还包括非国有的。只有按照非营利医疗机构的模式去运作,确实经过一定程序改制的才能算作真正的非营利医疗机构,才有资格享受国家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而现在我们的情况是,随便贴一标签,所有的国有医疗机构都变成了非营利医疗机构,未经任何改革,没有任何条件约束。这样对我们的深入改革是非常不利的。相当于明明没改革,还是给贴上标签说改革已到位了,这样下去以后怎么改?

  对公立医院不是一味地让政府包办,政府做事不得法,做一堆不该做的事,该做的又都没有做到位,最终只是有心无力,让老百姓失望。公立医院的改革必须尊重它自身的发展规律,非营利组织模式就是这个规律。

  《瞭望》:我们的药价贵,重要原因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药品代理跟药厂和医院已经形成了很复杂的利益链,这个关系不切断药价永远低不了,关键是如何切呢?

  王虎峰:药物领域这一块,说到底还是要靠市场调节,政府管是管不住管不全的。药物领域本身属性是竞争的,就应该利用竞争机制去解决。其他三个领域都涉及到了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所以要联动,才可能奏效,单独的药物领域改革是没有办法改变局面的。必须上下游联合起来调整才会有效。比如说,我们用一些行政手段使医院部分使用我们重点调控的药品,那么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医院自身的经费的来源和运转,还有药品的生产上流通上,一揽子都要解决,否则一个地方卡住,整个政策都会失效。至于生产和流通那一块,我认为所有部委的政策资源应该整合起来,树立一个标杆,告诉企业我鼓励你做什么,不鼓励你做什么,不允许你做什么,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会自动地吸收政策所给的信号去做,但是前提是信号一定要清晰。最可怕的是一个部门一个信号,搞得企业没有政策预期,结果就变成了急功近利,甚至走歪门邪道。

  “保小病”比“保大病”更有意义

  《瞭望》:医疗保障体系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虎峰:按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很快就能实现一个新的突破,再过两三年我们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群就能被医保所覆盖。但是问题在于政府如何把这笔钱转化为服务,医保这笔钱如何花才花得出效果。医保定位在什么地方,投入到什么地方去才是最有效果的,这仍然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就像“保大病”“保小病”问题。“保大病”很原始,因为它很好办。首先是得大病的人毕竟比较少,其次是保大病的方式往往是患者支出后我们分担一下费用,这个费用是确定的,这办起来很简单。难的是怎样通过医保来调动医疗服务促进公共卫生事业、提高生活水平。“保大病”“保小病”不是简单的报销医药费,应该采取更周密的政策干预,比如说,如果在老百姓得小病的时候不管不问,不干预就会得大病,得大病就得给钱,造成浪费,老百姓自己也不舒服,那还不如在小病的时候就进行干预,干预并不是说把所有的花费都包了,而是通过一定的政策,鼓励在小病期间就积极看病、防病,政府用政策去督促,而不是得病了就给钱,那样对提高国民健康和身体素质没有任何意义,对我们卫生事业的最终目标没有任何意义。“保小病”比“保大病”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但是也更有意义。

  《瞭望》:有专家认为医保要发挥全效,有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正规就业的人要占很大比重。而我国的国情是流动人群和边缘人群比例比较大,医保可能得不到期待的效果。针对这种说法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王虎峰:医保本身是个风险分担机制,它不能直接解决服务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全民医保,也不见得能得到廉价、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医保的特点是光有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质量高的服务作支撑,老百姓才会满意,这才是实效。如果光有保险光有钱,没服务,或者说服务越来越贵,性价比越来越低,那就是失效的。有人说中国只要全民医保就什么都解决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他没有看到医疗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钱跟能享受到廉价、便捷、优质的服务是两回事。□

【编辑:王赛特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