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美莲家要建新房子了,丈夫却不在身边,她要独自承担这一切。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每天天不黑不收工。袁美莲不仅要给瓦工、泥工做饭、协调,还要和他们一起挑沙、担砖。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张亚鹃永远忘不了这个江西农村妇女。“房子要自己一个人盖,我都不可想象啊。”张亚鹃惊叹于袁美莲的坚强、能干。何况,袁美莲还要种地、管教儿子、供养公婆,建房子只是“阶段性任务”。
在农村的阡陌里,妇女支撑的何止是半边天?当社会的潮汐拉走了她们的男人,袁美莲们选择留下,承担起家庭的一切。这些女性的付出是巨大的,牺牲也是巨大的。
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有2/3的已婚农民工没有与他们的配偶生活在一起。即便是保守的估算,留在农村的妇女人数也不少于4000万人,相当于英国2/3的人口。这种情况将在一段时期内无法改变。
如果说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在于供养关怀,留守儿童的症结在于教育成长,那么,留守妇女的矛盾则是负担的沉重和婚姻生活的缺失。以叶敬忠教授为首的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
两年的调查中,课题组统计得出,92.4%的留守妇女家庭仍从事农业生产。她们在劳动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62.9%的留守妇女遇到劳动力不足问题,33.6%的留守妇女没有掌握生产技术。“男工女耕”的社会把更大的压力留给她们。
安徽省太湖县比岭村的一名妇女对调查人员说,丈夫不在,她耕种4亩水田、1亩油菜和1亩棉花,养殖25只鸡和两头母猪。除了农忙时丈夫回家几天,其余时间全部劳动都归她一个人。有时候,她要挑上百斤的东西。“一个女人太累了!”同时,她的父母都年近70岁,农忙时她还要和姐姐一起回娘家帮忙。
数据显示,60.5%的留守妇女家庭耕种面积没有变化,在丈夫外出务工期间仍然保持着相同的耕种面积;10%的留守妇女甚至还略有增加;只有不到30%的留守妇女减少了耕种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耕种太困难或者土地太远、质地太差。
除了耕地、家务外,像袁美莲那样,多数留守妇女还要照顾老幼。如果以年龄划分,超过一半的留守妇女在36岁~45岁之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在丈夫不在的情况下,留守妇女辅导孩子学习的比例上升,照顾老人的负担也基本落在她们身上。
“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家庭劳动,留守妇女承担的比例都在85%以上,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留守妇女承担了大部分的生产劳动和家庭劳动,劳动负担非常沉重。”叶敬忠说,现在的农村是一个女人的世界,虽然它是被迫的、无奈的,但又是现实的、必然的。
家庭生活受影响
繁重的体力负担被认为仅是压在留守妇女肩上的大山之一。由于长期的两地分居,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的夫妻关系受到冲击,婚姻家庭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留守妇女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遭受着困扰和折磨。心理上的孤单,性需求的压抑,都给她们造成了伤害。”叶敬忠说。
2005年,辽宁省营口市一位社区医生孙云环,上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请政府关注农民工的性问题,还建议通过立法要求用工单位给农民工休探亲假,或为农民工家属探亲提供廉价的出租房屋,给农民工夫妻相聚创造条件等。
四川省青神县白果乡一位姓朱的留守妇女对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成员吴惠芳博士说,“暖水袋可以暖热被窝,毕竟和人暖的不一样。男人在家里的时候,再不济,也可以冷天的时候焐一下脚。”家庭功能的丧失可见一斑。其时,这位妇女的丈夫在西昌务工,儿子在成都帮人经销汽车维修配件,她一个人在家种两棚香菇、养8簸箕蚕,还种两亩水田。
“在她家里,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空’,两层楼的房子,上上下下就她一个人,冷清清没有人气,似乎连那些简单的家具都透着一股寂寞的气息。”吴惠芳说,朱大姐家冷清得很,晚上看电视只有朱大姐一个人,看到好笑的都不想笑,看到感动人的、悲哀的,却会哭得满脸是泪。
和这位朱大姐一样,哭泣是留守妇女发泄内心压力的渠道之一。沉重的劳动负担超出承受力,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或紧急情况,亦或思念不归的丈夫等,都会让留守妇女流下眼泪。眼泪是生活沉重和艰辛的表达。“我们发现,留守妇女哭泣的情况会随着丈夫务工年限的增长而减少。”叶敬忠说。
调查中,67.5%的留守妇女,其丈夫每年外出务工时间为9至12个月,77.3%的丈夫务工地点在外省(市),而44.3%的丈夫每年只回家1次,51.9%的丈夫外出务工时间超过10年。留守妇女和丈夫的主要联系方式是电话,这占到了全部比例的98%,但22.5%的留守妇女和丈夫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电话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夫妻分离的距离感,但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妇女和丈夫的情感需求。
夫妻感情依然不错
不过,叶敬忠等人的调查显示,外出务工对农村夫妻关系的正面作用要大于负面作用。这是颇令人惊讶的发现。一般以为,“男工女耕”的模式导致了夫妻相聚时间的减少和夫妻异质性增强,直接影响到夫妻关系的变化和婚姻的质量,有的还导致家庭解体。然而,这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
大部分留守妇女认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在丈夫外出务工后没有变化,而在有变化的样本中,夫妻关系变得更好的居多。另外一个数据也能提供某种注脚:71%的留守妇女完全不担心丈夫在外会感情出轨,而丈夫对妻子信任的比例更是高达95%。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丈夫外出务工前,夫妻双方会因为家庭经济拮据、家庭琐事而闹矛盾,丈夫外出务工后,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同时因为双方都能体谅到对方的辛苦与不容易而相互理解、相互挂念,使得夫妻感情变得比以前更好。
不过,上述状况并不能表明这种非常态的夫妻模式是受欢迎的。半数以上的留守妇女表达了想和丈夫一起出去务工的愿望,尽管出于种种原因,仅有1/3的人打算这么做。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