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中午12点,马影(化名)走进温州乐清虹桥镇一连锁美发店,入座后便要求店员给她洗头。
洗了老半天,店员发现,马影丝毫没有喊停的意思。
就这样,马影洗了7个小时的头,直到警察赶来……
“店规里说‘洗头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嘛,又没说‘不得多于××分钟’。”马影这样对警察解释,她说,她是一名美容师,前些天有个顾客,一个小时的美容服务,让她折腾了大半天,她心里实在是憋屈。
4个店员“接力”洗头
马影去的这家美发店,平日在虹桥镇口碑不错,店里有个规定:店员为每位顾客洗头的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
一名女店员回忆,马影进门后便要求洗头。
起先大家也没多想,洗了近1个小时后,店员便询问是不是可以冲洗了,但这位顾客称还没“享受”够,让店员继续洗。
又洗了两个多小时,店员再次委婉表达:“洗头时间太长,对头发不好的,你看……是不是可以冲洗了?”
马影指着墙上的店规说:“你们只说洗头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又没说不得超过多少时间。头发是我的,我愿意洗多久就洗多久。”
没办法,店员只好继续洗啊洗。
第一个接活的店员,实在累得不行了,于是第二个店员“接力”,就这样,前后换了不下4个店员。
老顾客看不下去报了警
当晚7点多,“洗头工程”仍在继续,马影微闭着双眼,丝毫没有喊停的意思。店员好心问道:“你晚饭都没吃,需要我们帮你叫外卖吗?”
马影回答了一句“我减肥”,便继续闭上眼睛“享受”洗头服务。
王女士是该店的老顾客了,当天刚好坐在一旁洗头,觉得身旁这位客人实在有些过分,便帮着店员劝了几句。
“她直接跟我吵了起来,说我多管闲事,我气不过,打电话报了警。”王女士说。
店员们也有些急了。“哪有这么洗头的,花15元钱,洗7个小时的头,让别人还怎么做生意?这个女的从前没来消费过,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同行看我们生意好,故意派她来‘闹事’的,所以我们赞同报警。”一名店员说。
憋屈的美容师找“出气筒”
“你们报警好了,我洗头又不犯法。”马影起先以为,对方说报警只是吓唬自己。
直到虹桥派出所民警赶到美发店,马影还披着湿漉漉的头发,不过她可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悄悄低下了头。
后来,马影终于吞吞吐吐说出了实情。原来,她是虹桥一家美容院的美容师,1月6日,她碰上个无理取闹的女顾客,原本1个小时可以完成的美容疗程,居然折腾了半天。
当着顾客的面,马影面带笑容,谈吐得体,事后,心里觉得十分憋屈。
当天晚上她又跟男朋友莫名其妙吵了一架,窝了一肚子无名火。于是,她决定效仿那位女顾客,找个地方解气,不知不觉,发泄“过火”了。
马影最后付了15元钱,向店员们和王女士道了歉,表示自己一定改改坏脾气。事情说清楚了,大家也都愿意息事宁人,最终“一笑泯恩仇”。
记者手记
想想另一个角色的感受
顾客为难美容师,美容师很委屈;美容师委屈了,再去为难洗头工;想必那几位洗头工遇见如此顾客,心里也是叫苦不迭,还得坚持笑脸相迎,或许事后,他们当中也有人很想发一顿火。
幸好这事的结局是“一笑泯恩仇”。“出气链”到此为止,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
“顾客是上帝”,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扮演到“‘为上帝服务’的人”和“上帝”两个角色。自己在扮演其中一个角色的时候,别忘了考虑自己成为另一个角色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