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独生子女成人格障碍高危人群 青春期引导最有效

2008年11月17日 11:00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发表评论

  他们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宝贝,家庭把所有期望放在他们身上,也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他们无法承受而出现个性偏差——

  近年来,独生子女已成为在校大中小学生的主体。他们物质条件优越、头脑聪明,但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表现出心理和行为问题。

  据卫生部的最新统计,我国约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至少3000万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专家指出,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当前社会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的三类人群中,独生子女就是其中之一。

  25%的咨询者有人格障碍倾向

  武汉市心理医院危机干预热线的统计显示,从前年起,有人格障碍倾向的咨询者明显增多,目前已占到所有咨询者的25%左右,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心理问题未得到重视,多数人症状持续多年。

  昨日,记者从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了解到,该服务台开通一年多,共接到近3000个咨询求助电话,其中70%以上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格障碍倾向,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日在武昌区、青山区的数十所中学进行筛查,发现8%的中学生有人格障碍倾向,高于5.6%的全国平均水平。

  该院心理咨询室副教授肖劲松说,人格障碍倾向一般在儿童期出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持续、固定、强化,青春期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不加以干预,18岁以后将形成稳定性人格障碍,很难彻底改变。

  留学生在足疗店为人洗脚

  武昌区16岁的小刚(化名)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医学博士。小刚从小聪明伶俐,成绩十分优秀。

  平常父母对小刚很溺爱,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但由于工作忙,对他的学习生活很少过问。小学毕业时,小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市一所寄宿制重点中学。

  但没过多久,小刚的父母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小刚上课不听讲,经常逃课去上网。老师找他谈话,他还顶嘴,认为老师教的都没用,他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需要听老师的。

  父母试着劝说儿子,没想到小刚却说:“你们跟老师一样,都没什么出息,没资格教训我,我以后肯定比你们强多了。”

  勉强坚持读了一年后,国外一家中学来学校招生,小刚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但随后在国外的生活,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由于国外的评分方式与国内不同,小刚总是不及格。他又无法与同学很好地沟通与合作,交不到朋友。

  2006年小刚回国过暑假,一进海关就跑掉了,父母四处寻找也没有音信。直到去年他才自己回了家,他告诉父母,他一直在一家足疗店帮人洗脚,原本想闯出一番天地,没想到并不容易。回家后,小刚整个人变得十分沮丧自闭,于是开始接受心理辅导。

  肖劲松:小刚有明显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主要原因是父母过于溺爱,导致他过于自负,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当遇到挫折后,他立刻采取了极端消极回避的方式,表现出社交障碍和环境适应障碍。

  研究生窝在餐馆洗碗

  24岁的林竣(化名)身高1.78米,长得一表人才,今年从武汉某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英语还过了专业8级。林竣的父亲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家庭环境很优越。在同学、亲友的眼中,他的生活近乎完美。

  从学校毕业后,林竣自己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但奇怪的是,每天下班回来,他的身上总带着一股浓重的油烟味,家人问他是什么工作,他一直不肯说。

  一天早上,林竣和平常一样外出上班,家人尾随其后,看见他走进了一家偏僻的个体小餐馆。家人跟进去发现,林竣正蹲在厨房地上洗碗,原来他一直在这家餐馆当打杂工,一个月薪水不到500元钱。

  “我只能做这个,别的工作无法胜任。”林竣跟家人解释。之后,家人给他介绍了几份工作,他都坚持不肯去,只愿意窝在餐馆洗碗,甚至被辞退后,又接连换了几家同类型的餐馆打工。家人无奈遂求助心理咨询师。

  武汉市心理医院心理干预热线负责人汪智慧:经过心理咨询,发现林竣有自卑型、回避型综合人格障碍,其诱因是他上初一时父母离婚后,觉得十分自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他发奋读书,希望以优异的成绩来换得别人的尊重,但事实上自卑情绪越来越严重,对自己极度不自信,安全感缺失,甚至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害怕、拒绝、回避与外界进行交流。

  孩子生病,父母吃药

  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负责人李秀蓉说,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时,他们发现80%以上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孩子的问题可以折射出家庭的问题,可以反映出父母的教育方式,甚至父母的心理问题。目前有三种家庭情况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最大:一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二是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三是夫妻关系恶劣。

  她说,目前孩子心理问题辅导的最大困境就是家长自省能力差。虽然近年来,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关注,但重视度还远远不够,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只有孩子的情况严重到影响学业时,家长才会察觉,而这时他们也往往简单地认为孩子太顽皮、不听话,而不去寻找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此外,有些父母本身自己就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情况比孩子还要严重,却不自我反省,从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生病,父母吃药。”她说,这是目前心理辅导老师一直主张的治疗方式。

  独生子女是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肖劲松说,儿童时期的家庭教育、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形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独生子女承担了父母更多的期望,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压力,父母给予了他们更多的爱,同时不自觉地也希望索取得更多,比如荣誉、面子等等,让孩子感觉极不平衡、不对称,从而产生叛逆,所以独生子女是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出现的人格问题也不相同:父母比较强势或父母之间关系紧张,孩子容易形成焦虑、回避、冲动型人格障碍;父母比较冷漠,孩子容易形成分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容易出现自恋、依赖型人格障碍。

  青春期是最佳干预时机

  大量研究与调查结果指出,人格障碍一般是15岁以前就开始形成。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人格障碍的预防相当重要。

  “孩子出现人格障碍倾向后,要及时进行干预。”肖劲松说,18岁之前,人格障碍倾向都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改变和逆转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逐渐用自己的想法来取代父母的观念,这时人格障碍倾向表现得最为明显,也是心理辅导和干预的最好时机。研究发现,通过正确的辅导和干预,60%的孩子在成年后可以恢复正常,90%情况会有明显好转。

  干预的方式有两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要发生改变,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诱因,所以老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他说,人格障碍形成后,矫正难度较大,需要进行长期而稳定的心理治疗,其基本要领是在稳定心理状况的前提下,慢慢地促进性格上的改变,一般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介入。

编辑:王赛特】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