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年来,我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在这期间,我更多地接触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和普通的中医药工作者,看到了中医药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的突出作用,感受到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日益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体会到中医药的博大与精深。非常肯定地说,我对中医药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医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使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深受其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中医药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独树一帜。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并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中医药作为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已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十几亿人的医疗卫生保健问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必须充分利用中医药这一宝贵的卫生资源,并使其特色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医药科学,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把中医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当前,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也在深刻转变,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预防、自我保健和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这正与中医药学“上工治未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相吻合,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本质特征相一致,中医药的科学与文化价值日益彰显并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同。中医药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医药事业加速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将进一步启动。这为中医药的加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充分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大力加强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传统制药技术经验等系统研究,深入总结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上重大学术创新的规律。有计划地对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研究。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继承工作。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以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药具有优势的病种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着力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研制,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要切实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以农村、社区中医药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实施“三名三进”工程,努力培育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努力构建和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保健服务需求。
第三,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一是切实改进中医药院校教育,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建立健全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二是着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努力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名中医。三是加大城乡基层中医药业务骨干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为夯实农村、社区中医药服务基础提供人才支持。四是注重中医药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要切实加强中医药行业作风建设,弘扬“大医精诚”的良好道德风尚,倡导开放包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努力营造内部团结、外部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四,进一步推进中药现代化,着力提高中药产业水平。要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加快建设现代中药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一方面,促进中药企业资源、人才、技术有机结合,建设我国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中药产品出口基地,着力打造中药制造“名厂”和中药经营“名店”,培育中药品牌“名药”。一方面,切实加强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按照中药的特点和自身规律,切实改进中药注册管理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健全中药标准规范体系,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产品质量。
第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切实巩固和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基础。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大力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积极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创作一批宣传中医药的文化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精品,继续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继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有重点地在国外选点布局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并派出优秀的中医人才开展服务,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树立良好形象。
这里,我想再强调一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团结奋斗,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协同配合,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深入研究制定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中医药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全国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