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是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如何才能调动600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医改的主力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医院越来越像商场,医生越来越像商人”,这是很多患者的感受。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实行“以药补医”政策,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鼓励医生多收多得,导致“大处方”、滥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屡禁不绝。有的医生为了吃“回扣”,即便看个普通感冒,也要开几百元的药,既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造成了不合理用药和资源浪费。
客观地说,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既有医生的问题,也有制度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扭曲了医生的行为。目前,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来自药品。如果取消了药品加成,医院就会面临断炊之虞。因此,如何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让医生合理合法地获得体面的收入,成为医改的关键问题之一。
医改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这些举措可谓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建立稳定的经费补偿机制,逐步取消“以药补医”,目的是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让医生的诊疗行为回归理性。
在取消“以药补医”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以技养医”的机制。从全世界来看,医生都是靠技术服务获取收入,而不是靠卖药赚钱。因此,提高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严重背离成本。近几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每年亏损约300亿元。低廉的医疗服务收费,既不能补偿医疗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也不能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例如,在北京协和医院,一名护士24小时护理危重病人,收费仅有9元。医生的普通挂号费只有5至14元,远远不及理发、足疗的价格,但诊断一个病人,医生却需要付出多年的知识积累和临床实践。可以说,每一张处方,都是医生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而这种无形的价值,却常常被忽视甚至严重低估。
在任何国家,医生都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职业,理应获得合理合法的高收入。但是,在我国,由于医生很难从技术劳动中获得体面的收入,于是,一部分医生铤而走险,私下收取药品、耗材回扣等不正当收入。可以说,畸形的价格体制,成了畸形医疗行为的催生剂。因此,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就必须尊重其劳动价值。倘若让物的价值凌驾于人的价值之上,就会损害人的尊严,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医改方案提出: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这些措施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以药补医”的局面,让医生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有尊严的回报,体现优劳优得,而不是多收多得。
在新一轮医改中,只有尊重医学科学规律,尊重知识和技术的价值,把广大医生的积极性引导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上来,才能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白剑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