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2日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 ,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看病难看病贵”居新“三座大山”之一,连中央高层都认同,并且决定花大力气解决的事,如今竟然成了谬论,或许几位委员真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勇。在几位委员眼里,板子似乎应打在患者身上,是他们的怕死, 导致医疗资源“拥堵”。而没钱就不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资源,这样的贫富有别的界定,或是怀有好意的歧视。但如今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严重滞后,力量弱、条件差、水平低,让老百姓大病小病都到那里就诊,估计没有几个会愿意。
更为重要的是,全国有近3亿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一旦发生大病,除了亲朋好友互助外,别无他法。特别是在农村,若是绝症,只能在家等死。另外,市场化经营让医院公益性淡化,加之政府的投入少,于是医院拼命找钱,“以药补医”等偷天换日之术横行,医生开大处方、卖贵重药,百姓负担重,医患关系紧张已为常态。如此种种怪象,想必身处医药行业的几位委员应熟知此理吧,让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来分析实在是没有道理。而所谓的定义和标准的制定,又有什么用呢?难道是用来区分谁是快乐的病人,谁是痛苦的病人不成!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 。 ”笔者常感困惑的是,为何一些委员代表的所谓“肺腑之言”竟与老百姓的观感相距甚远,是位高而不知江湖之苦,还是没有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仅仅过把委员代表的瘾,或为仕途和生意计?我想,我们主张意见的多元化,并不欢迎那些违背基本事实的狂放之言,特别是发言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许多老百姓都盯着你,你不应如此滥用你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严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