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阑尾切除术800元、正常分娩380元、卵巢囊肿手术1200元……”灌南县14家乡镇卫生院对10种常见病、易发病试行单病种限价一年多之后,当地群众和卫生院对这项改革之举有何评价?单病种限价之路能否越走越宽?5月下旬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调查。
限价病种少,农民喜中有“怨”
为了增强单病种限价政策的吸引力,引导农民到乡镇医院就近看病,灌南县将单病种限价和“新农合”政策进行了有效的“对接”,规定在乡镇医院看病的报销比例高于到县医院看病的报销比例。县卫生局“合管办”副主任陈振芳举例介绍说,一台腹股沟疝手术,乡镇医院收费只要900元,“新农合”可报销420元;而在县医院则要花1000元,“新农合”仅报销280元。从全县2007年统计数据看,10个限价病种的医疗费用比上年平均下降20%到30%。
据记者了解,看病花钱少,“一口价”心中有底,靠家近护理方便,是乡镇医院实施单病种限价受到农民欢迎的三大原因。灌南县长茂镇合浦村村民陈尚梅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因剖腹产在镇卫生院住院7天,包括检查费、手术费、药费在内一共花了1269元,距最高限价1400元还差100多元。“医院实行单病种限价,看病花钱明显比过去少了。”
调查中,一些农民对单病种限价政策也流露出些许“怨言”。最主要的是,限价的病种太少了。“限价好是好,但限价以外的病种如果收费不加以约束,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也就得不到根本解决。”
两大瓶颈制约,医院又好又怕
限价给患者带来了实惠,也让乡镇卫生院尝到了甜头。新集乡卫生院院长陈家彬介绍说,限价虽使医院治疗单个病人的“含金量(利润)”下降,但随着患者的增多,收到了“薄利多医”的效果。该院限价前月平均手术量约10例,而限价后超过35例,今年前4个月的医疗收入赶上了2006年全年的收入。
患者“叫好”,医院“叫座”,单病种限价能否在乡镇卫生院“全面开花”?记者调查得知,大面积推广受制于两大因素——
首先是疾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医疗机构对限价政策心存顾忌。去年底,灌南县花园乡花园村村民杨某,在乡医院通过腹透检查,确诊为单纯性阑尾炎,腹腔打开后却发现已经化脓。按规定杨某应退出单病种限价(800元)的诊疗模式,改为按实际费用支付医疗费,但患者及家属认为医院在搞猫腻——“一开始检查说是单纯性阑尾炎,上了手术台说不是就不是啦?”最后,卫生院承担了限价超出部分600多元的医疗费。
从医30多年的花园乡卫生院院长嵇庆玉反映,临床上病情单一、无任何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小,一旦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等,就会突破价格上限。如果患者及家属对此不理解,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
第二个问题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乡镇医院对于扩大限价病种缺乏积极性。据了解,在灌南,目前乡镇卫生院除了购置医疗器械支出的40%—50%可获省财政扶贫补贴外,其它完全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受访的几位乡镇医院负责人均表示,限价主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而乡镇医院治疗较多的就是这些病种,如果限价病种不断放宽,意味着卫生院赖以获得较高利润的病种在减少,这是医院不愿接受的现实,毕竟退休和在职人员的工资都要靠卫生院自己挣。
如何扩大限价范围,使这项“民心工程”普惠百姓?嵇庆玉建议,对乡镇医院承担的超出单病种限价部分的医疗费用,建立相应的财政配套补助机制。
推广限价政策,有待配套措施
主管单病种限价工作的灌南县卫生局副局长王德权说,单病种限价的核心理念是限制“大处方”和“滥检查”,给一些医疗行为上“紧箍咒”,维护患者的利益。“一年多的试点证明,限价的社会效益明显,农民得益,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出现了双赢局面。”
王德权同时表示,卫生主管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单病种限价的配套措施,继续探索降低医疗费用的新办法,坚定不移地推动乡镇卫生院逐步扩大限价病种。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7月1日起,连云港市将要求每家卫生院从省有关部门所列的45种单病种中,至少选择5种实行限价管理,收费标准必须低于医院该病种近3年平均费用的5%以上。 本报记者 王佩杰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