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困乏多是脾虚作怪 中医荐多吃玉米南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夏季困乏多是脾虚作怪 中医荐多吃玉米南瓜
2009年08月12日 16:34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脾虚非常常见,以下条件只要满足一条,就可以说明是脾虚。

  困顿,乏力,睡不醒;有的人睡眠长期不好,早早入睡但夜里多梦,早醒,起床后浑身没劲。

  舌头两侧有齿痕;有的人早晨起床嘴里很粘,甚至用牙刷刷舌头也难以缓解(脾虚湿热)。

  食欲很好,吃得多但消瘦,怎么吃也不胖;虚胖,特别是夏季,别人因为“苦夏”而瘦,脾虚的人却还变胖。

  有时一天排3次便,吃点凉的就腹泻(脾虚寒湿);腹胀,早晨起来肚子平平的,随着越到晚上肚子越胀;便秘,有时候便干燥,有时候便粘腻、沾马桶,排便还有不尽感(脾虚湿热)。

  面部痤疮,过了青春期青春痘还是旺盛;皮肤上起纤维脂肪瘤,一粒一粒或者成片的小疙瘩;脱发,毛囊油脂分泌旺盛,形成脂溢性脱发。

  女性乳腺增生;脂肪肝……

  门诊中有些病人捂着腹部脾脏的位置,对大夫说自己脾虚。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刘敏说,“中医的脾并不是一个有形的脏器,而是指一个消化系统,包括大肠和小肠;西医的脾脏是储血、免疫的器官。”

  脾虚,这个中医术语在生活中常常听到,但究竟何为脾虚?脾虚有哪些症状,应该怎样调理?

  中医的脏腑分气、血、阴、阳,脾虚大部分是指脾气虚和脾阳虚,占80%,表现为怕冷、腹泻,一天可便3次甚至更多,四肢不温;脾阴虚不多,主要表现为火旺,舌头红,苔少或无苔,便秘。

  脾虚的调理还要结合人体质的寒热。脾虚产生湿,如果本身是热性体质就是湿浊热化,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口粘,早晨起来嘴唇上有一层粘质,舌头也觉得粘粘的;大便粘腻,沾马桶;如果本身是寒性体质则为湿浊寒化,主要表现为困顿乏力,腹胀,腹泻,怕冷。

  脾,五行为土,喜燥恶湿

  夏天热,反而容易着凉拉肚子

  一到夏天,很多人感觉到浑身困乏无力,总是睡不醒;消化也不好了,没什么食欲,还容易腹胀、腹泻;还有的人会明显感到痰多、虚胖……

  现在正值农历六月,属于中医季节划分中的长夏,包括小暑、大暑两个节气,也就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候。

  夏季雨水多,天气又热,所以很潮湿。中医认为,湿属于阴邪,而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夏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阳气最盛,刘敏说,“暑”字是两个“日”中间夹着一个“土”,两个“日”,说明阳气盛,非常炎热。而人体中的阳气此时最易发散,体内剩下阴寒。再加上夏季人们贪凉饮冷,综合这三个因素,脾胃非常容易生病。刘敏说,“这时,很多人们消化功能减弱、着凉拉肚子。”

  脾,为阴 贪凉饮冷最伤脾胃

  夏季,贪凉的人总喜欢把空调温度定在20度,甚至18、19度;从冰箱中拿出凉西瓜就吃,啤酒、饮料也非冰镇不可;冰棍、雪糕一根接一根地吃……

  刘敏说:“夏季贪凉饮冷是对脾胃的最大伤害。”寒凉,中医上认为是阴性的,过于寒凉会使脾胃功能下降。“用西医的道理说,就是寒冷的东西会使胃黏膜快速收缩,导致胃肠痉挛、引发疼痛,腹胀、腹泻。”

  饮食有规律也是对脾胃的保护,平时注意不要饥饱无常,进食时间也不要太短或太长。另外,夏季进食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干净,不要吃没长熟和腐烂的水果及蔬菜。

  脾,开窍于唇,在志为思

  工作狂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有的人总是满脑子都是工作的事,无时无刻不在考虑,久而久之,形成了思虑过度,结果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吃的很多还是便秘……

  现代人工作压力很大,无论是吃饭、走路,甚至睡觉时候也想着工作的事,刘敏说,这种思虑过度的状态很容易引发消化问题。因为脾在志为思,压力大、爱想事就会伤脾。“西医也认为,大脑皮层过于紧张就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引发消化功能障碍。”

  所以,如果是工作压力大的人,要学会放松,特别是吃饭的时候不要思考问题,更不能生气,最好专心吃饭,才有利于消化吸收。

  脾,五色为黄,五味为甘,五乐为“嘘”

  多吃玉米南瓜可护脾

  脾五色为黄,五味为甘,所以按照中医取类比象、以形补形的理论,脾虚的人可以多吃一些黄色味甘的食物,比如玉米、南瓜、红薯、黄豆、小米等。

  另外,脾五乐为嘘,脾虚的人平时也可以勤发嘘声,有健脾的作用。刘敏解释,古人认为“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就像是做发声练习可以增强气息的道理。(王晶)

【编辑:朱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