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吃”的食物最养人 酸涩的小苹果营养更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难吃”的食物最养人 酸涩的小苹果营养更高
2009年11月09日 16:54 来源:生命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粗粮扎嘴、柠檬发酸、大蒜太冲、苦瓜太苦……很多食物的“口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但它们却是被营养学家们推崇的保健食物。难道食物也是“良药苦口”吗?营养学家们为记者道出了个中缘由。

  发涩的食物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未熟的柿子、紫色的葡萄皮,这些都是涩味很重的食物。它们的涩味是食物中的单宁、植酸和草酸带来的。这些物质都是强力的抗氧化物质,对预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不仅如此,同一种水果,发涩的品种营养价值更高,比如,酸涩的小苹果就比大而甜的富士苹果好。

  粗糙的食物

  比如扎嘴的粗粮、难嚼的芹菜杆和白菜帮子。这是因为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就是这些膳食纤维,能帮助人们预防便秘、防止肠癌、有利金属离子排出,帮助身体排毒,减轻体重。在吃水煮鱼、红烧肉等高脂菜肴,八宝饭等使血糖升高快的甜食,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时候,都是粗糙食物发挥效力的最佳时刻。

  苦的食物

  像柠檬皮、茶叶、黑巧克力等,其中富含各种甙类、萜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正是它们让食物变苦。比如柠檬皮和柚子皮中的柚皮甙,茶中的茶多酚,红酒、巧克力中的多酚,都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也给食物带来了一点苦涩的风味。

  “冲”的食物

  比如萝卜、大蒜、洋葱等。这些食物味道很冲,甚至吃完了还会有臭味。原因就是它们含有硫甙类物质和烯丙基二硫化物,这些物质都对预防癌症很有帮助。比如大蒜就是人的“健康卫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蒜产区和长期食用大蒜的人群,其癌症发病率均明显偏低。

  “臭”的食物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称,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使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榴莲虽然好处多多,却不能一次吃太多,否则容易导致身体燥热,还会因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怪香”食物

  有些食物虽然以“香”字命名,但味道却很奇怪,比如香菜、香椿等。香菜中含硼量很多,这种物质能帮助身体吸收矿物质,保护骨骼,最适合进入40岁后的中老年人。香菜中还富含铁、钙、钾、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元素,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并能防癌。而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它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有研究表明,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

  辛辣食物

  食物中的辣味一般是由辣椒素或挥发性的硫化物提供的。辣椒素具有镇痛作用,还能提高新陈代谢,起到燃脂、减肥的功效。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告诉记者,芥末辣味强烈,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增强性功能,还能刺激血管扩张,增强面部气血运行,使女性脸色更红润。芥末呛鼻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盐。这种成分不但可预防蛀牙,而且对预防癌症、防止血管斑块沉积、辅助治疗气喘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芥末还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功效。

  酸味食物

  沙果、山楂、泡菜等。它们的酸味是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带来的,这些天然的酸性物质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比如铁等。同一品种的水果,味道酸的一般维生素C含量更高,维生素也更稳定,更容易保存。

  热爱甜美、精细、香浓的食物,不喜欢苦涩、粗糙的食物———其实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这种口味就已经形成了。这也不能怪人们挑剔。其实,上述这些保健成分,也同时有一些副作用———在摄入量过大的时候,会妨碍蛋白质、淀粉、钙、铁、锌等营养的吸收。在千万年前,甚至只是四五十年前,人们的确经常过吃糠咽菜的日子,那时,人们的主要担心不是患上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而是如何避免营养不良。不难理解,从进化和遗传的角度来说,人体会天生地讨厌这些物质,在接触到它们的时候,感官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

  可现在,我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和祖先完全不一样,担心的更多是如何预防肥胖,如何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如何减轻癌症的风险。那么,我们是否也该让自己的口味与时俱进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