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高烧不退疑患甲流 被多家医疗机构拒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5岁男童高烧不退疑患甲流 被多家医疗机构拒收
2009年12月11日 15:04 来源:东南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名5岁男孩高烧不退,厦门中医院一儿科医生检查后称为“甲流”。此后,男孩家长致电多家医院和医疗机构,问是否接收“甲流”患儿,但屡次遭拒。

  万般无奈之下,昨天,翁女士夫妇打进本报热线968801求助。下午,在记者的陪同下,男孩住进了厦门第一医院杏林分院。

  三天来,男孩反复高烧

  昨天下午2点,翁女士和丈夫许先生带着儿子赶到本报楼下。高烧不退的男孩小明(化名)戴着口罩,蜷缩在翁女士的怀里。

  翁女士夫妇面露难色,由于没有医院接收生病的孩子,又怕传染给家里其他人,他们有家却不能回,也不能把孩子送去幼儿园。

  翁女士告诉记者,8日晚上,她把5岁的儿子从幼儿园接回到SM城市广场附近的家里。晚饭后,平日里活蹦乱跳的孩子突然“蔫”了,不说话也不爱搭理人,她觉得蹊跷,一摸孩子的头,很烫,夫妻俩赶忙找了些药给孩子吃。

  翁女士以为孩子发烧,没什么大事,当时就没在意,9日一早,夫妻俩开车送儿子到幼儿园后,各自忙去了。

  当天中午,许先生接到幼儿园打来的电话,“老师说孩子发高烧,很厉害,已经把他隔离起来了”。他连忙驱车赶到幼儿园接孩子,下午4点左右,夫妇俩带着孩子到中医院检查,医生给孩子做了一些常规检查,并开了药。

  随后,夫妇俩带着孩子回了家,吃完药后,孩子好了一点,没想到,晚上10点孩子又发烧了,到昨天凌晨2点左右,孩子浑身烫得和火炭一般,还不停说“身上没力气,感觉很冷”之类的话,一测体温,竟然烧到了40度!

  夫妻俩找了些退烧药给孩子吃,过了两个多小时,依然不见效果,他们再次抱起孩子来到中医院。

  被多家医疗机构拒收

  昨天早上,在中医院的儿科,经过检查、化验等系列程序,孩子到输液区挂瓶。“挂了整整4大包液体,依然不见好转,医生又加了一针退烧药,孩子才不那么烧了。”翁女士说,直到中午才输完液。

  孩子还做了血常规检查,检查报告出来后,当时接诊的路医生指着其中的“中性细胞”一项告诉翁女士,血液中该指标偏高。

  “我当时根本就不懂这些数据,就问路医生,孩子是不是得了‘甲流’,路医生肯定地说‘是’。”翁女士夫妇得知孩子得了“甲流”,非常焦急,问路医生能否在中医院住院治疗。

  “医生告诉我,他们医院不接收‘甲流’病人,让我们去杏林医院治疗。我急忙从查号台处查到厦门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的电话,接电话的男子说他们医院只接收周边地区的病人,不接收岛内的病人。”

  随后,翁女士拨通了市疾病控制中心电话后,却非常失望:“疾病控制中心一名女工作人员说,只接收群体,不管个人!”

  记者在孩子的血检报告中看到,其中“中性细胞”一项检测结果为84.1,数字后有个“↑”符号,同时在检验报告上盖有“阴性”的蓝色印章。

  他终于住进隔离病房

  昨天下午3点左右,在记者的陪同下,翁女士一家来到了厦门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儿科门诊。

  接诊的邱医生说,从血常规检查报告中显示的数据,无法断定孩子是否患有“甲流”,不过,如果父母怀疑孩子患有“甲流”,办理住院手续后孩子进入隔离病房,医院会采集样本送至疾控中心检测。

  邱医生随后对孩子进行了检查,并测量体温,显示为37.5度。但翁女士依然不放心,最后选择让孩子住院检查。下午4点半,孩子办好了住院手续,进入医院的隔离病房区。

  晚上8点半,记者联系到正在隔离病房陪护孩子的许先生,他说,入院后再次测体温,孩子又发烧至39度,目前院方已采样,次日将采集标本送至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

  新闻链接

  就疑似“甲流”症状患者的检测流程,记者向厦门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了解。

  工作人员告知:医生首先根据病人症状进行诊断,经诊断为疑似患者并住院后,医院方将采集病人标本并保存,同时负责及时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由于检测程序较复杂,检测时间会较长,不过,如果是一早送来标本,当天下午就会有结果出来。

  工作人员强调,医院接诊病人后,做出的是初步诊断,不能做最后诊断标准。也就是说,中医院那名医生做出的诊断,只是初步诊断。(海峡导报 席恺 陈巧思)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