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推动的公立医院改革已使广大患者逐步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这得益于各医院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努力的挖潜,虽然各院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百姓看病流程更便利、服务更好、费用更低。对患者来说,除了本报已经报道的市一、二、三医院和儿童医院外,其他医院还做了哪些与患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昨天,记者先后走访了市六医院和位于温江区的市五医院,为读者采集到他们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六医院 “上下”调整给患者更多呵护
市六医院的注射室原在门诊的二楼,患者打针后需要一步一步走下楼,因此难免有意见,“打了针本来就痛,注射室设在楼上缺乏人性化。”但记者昨天在医院看到,以前被患者认为不人性化的设置在最近全部改变:注射室搬到了一楼、消化科从原来的四楼搬到二楼、血液科也从三楼调整到二楼,“涉及调整到低楼层的科室,都与患者的病情有关,或者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呵护。”院长郑强说。他告诉记者,我市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后,该院马上根据改革的要求,为了方便患者,对门诊科室进行大调整,采用“三上三下”的调整原则,把病重的往下、病轻的往上,病人多的往下、病人少的往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往下,反之则往上,“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本身就很痛苦了,相关科室在楼上无疑增加他们的痛苦,楼下看病更方便,因此能减轻他们很多负担。”除了对科室进行人性化调整,该院还将原来分散在各个楼层的专家门诊全部集中在二楼,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7个专家门诊,大大方便了患者。
以方便患者为出发点的改变给医院带来了什么?不妨用数据说话。据统计,该院1月份的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1.2%,入院人数增长23.28%。“从这项改革可以看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医院发展的动力。”郑强说。
降低自付费 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市六医院地处东郊,这里是我市的老工业基地,与城区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居民收入相对要低一些。因此在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启动的时候,该院更多地思考如何为患者降低看病费用。郑强告诉记者,“控制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是为患者降低费用的基本手段,除此之外,为了让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们在社保病人的自付费用中再次降低10%的收费。”郑强说,去年底,该院从二甲医院上升为三级乙等医院,门槛费也由原来的400元上升到800元,“不要小看增加的400元,对于患者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们少收自付部分的10%,就弥补了增加的门槛费,让患者不再额外增加经济负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住院患者人均降低收费400元计算,医院全年为患者节省的费用达400万元。
五医院 让出行政楼为“借宿”患者建固定病区
市五医院是我市唯一一所位于非主城区的市级综合性医院,该院的主要患者集中在我市的西部片区,正因为此,该院患者众多。尽管患者多,但部分科室却没有自己的专科病区。“康复科、皮肤科、痔瘘科这三个科室都没有专门的床位,有患者住院,只得‘借宿’在别的科室里,平时由别的科室代管。”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此“流浪”对患者的治疗无法达到全面、仔细,还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要让这部分患者满意,确实很难。”该院经过研究后,决定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将行政楼让出来改造成综合病区,为“流浪患者安个家”。前天,经过改造的综合病区正式启用,20个分散“借宿”在各个科室的患者终于住进了属于自己的病区。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资源的重新整合,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有了更好的住院条件。”(邓晓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