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改正式启动 两地试点改革公立医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河南医改正式启动 两地试点改革公立医院
2009年07月31日 11:10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2009年年底前,全省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85%、80%以上,参保人数达1900万人,全省高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医保范围;3年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报销比例大“扩军”……

  昨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下发了《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今年22项工作重点。我省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等为重点的“新医改”正式拉开了大幕。

  困难企业职工明年可全参保

  今年,我省确定的医疗保险覆盖目标是: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参保人数达到9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90%以上。

  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时,必须保证所有高校及时开展大学生参保工作。年底前,全省高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今年年底前,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同时,统筹解决包括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在内的其他各类城镇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对不能参保人员,由省辖市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后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到2010年年底前,基本解决所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

  医保最高支付额大幅提高

  方案要求,3年内,逐步将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今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70%、50%以上,3年内,分别提高到75%、60%。在焦作和南阳两市,探索开展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在全省30%的县(市、区)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逐步将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住院分娩费将由医保支付

  全面推行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制度,实现医保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在郑州、洛阳两市探索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方便退休人员等异地就医。

  在南阳市探索建立城镇居民生育保障制度,将居民住院分娩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研究城镇职工、农民工等参保人员医保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办法。

  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家庭经济困难人员,在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难以自付部分再给予救助或补助。在2008年10个县(市、区)开展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同步结算试点的基础上,2009年在全省40%的县(市、区)开展同步结算,2010年在全省全面开展。

  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

  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在基本药物使用上,3年内,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非目录药品使用。其他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鼓励优先使用并确定使用比例。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2009年,在郑州、焦作、鹤壁、平顶山、安阳、济源等6个省辖市的50个县(市、区)分步推进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和使用、零差率销售及相应报销政策的制度体系。

  今年改造1万个村卫生室

  经过3年建设,每个县(市)至少1所县级医院和1~3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城市社区都有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2009年,

  完成50所县级医院(中医院)、256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03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改造任务,改造1万个村卫生室。

  在人才培养上,实施“51111”工程,即采取定向培养和在职学习深造方式,用5年时间,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000名研究生,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本科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1万名专科生,将全省10万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进修轮训一遍。

  为加强中医基础能力建设,今年再改造扩建6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到2010年,改造完列入国家规划的18所市级以上重点中医院。

  启动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09年年底,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30%以上,5%的农村居民先行试点。

  启动实施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即:为154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选择8个县作试点,为1.6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40-59岁),选择6个县(区)作试点,为9.4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35-59岁);为110.2万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完成18.9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完成5000户改炉改灶。

  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全额安排,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09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濮漯先行试点改革公立医院

  由于公立医院改革情况复杂,我省将“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开”。首先,选择濮阳、漯河市作为省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积极争取洛阳市成为国家试点城市。

  对试点改革的公立医院,在管理上,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完善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在人事上,推行聘任和岗位管理制;在收入分配上,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实行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

  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护航”新医改 省政府成立改革领导小组

  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为组长,由省发改委、卫生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共同组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宏观指导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制定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各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省发改委“承诺”再降药价

  “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城乡群众不出乡村、不出社区就能够得到比较方便、快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郑重“承诺”。省发改委还将进一步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适当提高技术劳务价格,为取消“以药补医”创造条件。

  省发改委还将研究提出医院销售药品差别加价政策建议,对高价药实行低差率,低价药实行高差率,抑制高价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促进医院使用廉价药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全面推行医疗机构服务和药品价格公示及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等制度。

  省卫生厅:提高新农合补助

  昨日,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说,明年,针对我省新农合,各级政府补助可达人均120元。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省财政厅:未来3年增加投入479亿元

  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说,要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未来三年,我省要增加投入479亿元,其中省级投入100亿元。

  钱国玉说,这次医改的一大特点是,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面落实政府投入政策的同时,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其正常运行。

  省编办:医疗机构人员重新择优聘用

  省编办副主任孔祥敬说,从方案实施之日起,全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现有人员编制都将被“冻结”。

  他说,最近各省辖市、县、区都要组织调研,摸清全省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如现有多少床位、实有多少人员、经费怎么供给等。然后,再根据中编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对现有人员重新择优聘用,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分流,新增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全流程监管药品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松武说,对药品质量要在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

  在生产环节,全省药品生产企业所有注册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必须全部建立以品种为单元的药品GMP管理体系。在药品经营环节,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药品批发企业出租或借用证照、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所有连锁企业,必须统一配送药品,不能统一配送药品的连锁门店,一律按单体药店认证管理。

  省人保厅:探索医保异地转移接续

  为尽快实现我省医保覆盖目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说,将以“一老一小”和困难人群为重点,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和学校组织参保。在参保政策上,也将略有调整,如:将连续参保缴费与医保待遇直接挂钩,对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参加不同种类的医疗保险。

  郭俊民说,此次改革,将推行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统一软件,逐步实现全省联网和数据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医保省内各地转移接续。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医保管理体制。在洛阳、平顶山、鹤壁3市,开展市级统筹试点,提高基金的共济能力。(赵珊 王倩 张营 权力)

【编辑:朱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