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日食现象往往引发强烈的社会心理恐慌;而今天尽管科学已经十分发达,就7月22日的日全食奇观社会上依旧有传言称,日食是大凶之兆。今天,本报连线心理专家就日食“心”困惑予以解析。
心理恐惧源于对自然的敬畏
人对自然自古以来就心存敬畏,然而这不是因为“神”,而是有客观的原因。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谢勇标医师告诉记者,很多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现象的变化会无形中对人的生理造成影响,生理的变化又进一步带来心理的变化,就比如人们在雨天容易情绪忧郁一样。但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自然变化给生理造成的变化,而直接把自然变化与心理变化联系起来,导致对自然现象认识的神秘化。要知道情绪的变化很多时候根源于生理的变化。
另一个畏惧的原因自然在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解释。谢勇标认为对自然现象的恐慌与迷信本质上是一个科学认知的问题。由于缺乏充分的有效信息,认知上的不确定性自然造成不安全感,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行为。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尹平则分析道,因自然现象引发的社会恐慌有时带有其他社会动因。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间内可能在社会其他领域郁积的社会心理压力,因为偶然的自然异常现象的到来而得以激发出来,人们往往忽略了心理恐慌的根本原因而将其归结为自然现象导致的。这在古代极为常见。
自然恐惧症止于智者
对于本次日全食是否可能带来的公众心理恐慌的问题,采访中几位专家认为在今天科学知识普及水平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大范围的群众心理波动是不会的,对于一些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可能有轻微影响。当然这不但是人的心理问题还涉及社会的文化心理的因素,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意识中有许多不科学的东西,我们今天依然要对公众的情绪进行积极的引导。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精神科临床主治医生王相兰先生用三个词来概括了国家应做好的引导工作:一个是“快速反应”,即及时地公布相关信息,对群众释疑解惑;二是要信息透明,全面的信息自然打消了群众的心理困惑;三是要有理有据,宣传不能光靠说教,还必须向群众讲解科学原理、提供相关事实,才能做好群众的心理辅导和科学教育。
尹平也认为对自然异常现象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必须用正面的心理疏导方式。他讲到,对于迷信的解释,我们不必刻意打压,只要我们做到用科学的知识和全面的信息对自然现象进行充分的解释,迷信自然不攻自破。(李劼 罗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