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为100%致死性传染病 被咬应当即冲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狂犬病为100%致死性传染病 被咬应当即冲洗
2009年12月25日 14:17 来源:长沙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期,全国众多媒体报道了藏獒等猛犬伤人事件。据了解,秋冬季节是藏獒的发情期,专家提醒谨防被藏獒等猛犬咬伤,谨防狂犬病。

  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的年报告狂犬病死亡人数均在2400人以上,居全球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倡议,到2020年消除人间狂犬病,我国距此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加强科普宣传十分重要。

  狂犬病为100%致死性传染病

  【媒体报道】

  重庆商报:今年9月18日下午,重庆大渡口区八桥镇的2岁女孩小思燕路经家附近的重庆嘉隆模具厂门前,突遭门边“潜伏”的一只大藏獒袭击,鼻子被当场撕裂,在医院缝合15针。

  【专家提示】《长沙市城市养犬管理规定》中明确禁止长沙市民饲养23种猛犬,即烈性犬、大型犬和斗犬,藏獒是其中之一。这些猛犬最易伤人且易致人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特征,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

  据《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公布:我国疫情持续高发的原因首先是传染源数量庞大,免疫率低。近年来调查表明,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犬密度可高达15至20只/100人,平均每户至少养有1只或以上犬或猫,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仅为10%至20%,猫则几乎没有进行过免疫,无法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其次,部分人群暴露(被咬伤)后不能进行处置或处置不规范。人被狂犬病宿主动物致伤后,及时、规范的预防处置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生。调查表明,部分农村地区只有50%的居民知道狂犬病为100%致死性疾病;仅30%的群众知道,暴露后应及时自行处理伤口,且尽快就诊;暴露后就诊率仅为65%。

  当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半小时

  【媒体报道】

  新京报:今年10月28日,北京昌平区南口镇新兴路社区一居民家中,一条1米多长的藏獒破门而出,冲上街头和附近的医院,咬伤了6人。随后,藏獒被主人用铁链拴住,1个小时后,该藏獒挣脱铁链,再次冲上街头,咬伤多位居民。

  【专家提示】近5年来,狂犬病死亡累计人数居全国前5位的省(区)分别为广西、贵州、广东、湖南和四川,我省居第四位。这主要与我国南方地区农村饲养犬只看家护院较为普遍,从人群分布上看,呈现出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的特点。

  在动物咬伤后立即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可达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若被狂犬咬伤后,不能及时前往门诊就诊时,应立即就地用肥皂水及时清洗伤口20至30分钟。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可分为三级: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为Ⅲ级。

  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部位是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是否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局部伤口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药

  【媒体报道】

  中国广播网:今年12月5日,在大庆市萨区八一小区,上演了一场“狗食主人”的人间悲剧。当日9时许,张明(化名)去喂藏獒“妞妞”,直到14时也没有回来。随后,妻子嘱咐16岁的儿子前去查看:面目全非的父亲躺在狗窝旁,脖子和脸上的皮肉都不见了,鲜血淋漓的头颅骨上,就连双眼也不见了踪影。

  【专家提示】疫苗接种如果超过24小时还有效吗?被犬类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如果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只要在机体尚未发病前仍可进行接种,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有数月数年之久,目前唯有接种狂犬病疫苗,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性抗体。

  如果被已免疫的犬咬伤,人还是需要接种疫苗的。犬只免疫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但犬免疫后未进行免疫效果测定,很难判断健康犬是否携带病毒,为了人的自身安全仍需接种疫苗,可按伤口受伤程度判断,再遵医嘱行决定。

  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抹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于伤口排毒,但如果伤及血管出血不止或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应在保证充分清洗消毒伤口后,以止血为目的进行清创缝合,头面部伤口缝合还需足量应用人血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此外,被动物撕咬污染的衣物,应及时采用煮沸消毒、日光暴晒或使用消毒剂清洗。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