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举行的卫生部糖尿病管理模式经验介绍会上,记者获悉,近3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且速度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是,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普遍比欧美患者瘦,是什么让不太胖的国人患了病?
在媒体专访中,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强调,肥胖是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病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欧美国家,可以明显看到体重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根据以往的研究,如果以体重指数(BMI,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代表胖瘦,随着体重的增加,糖尿病发病率也一路走高。杨文英说,有一个新问题是我们最近开始认识的:我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平均BMI是25.9,比前几年增长了一点,但相比于西方国家病人BMI动辄30甚至更高,还是小得多。另外,BMI相同的人群中,我国患病率的增长比人家快。“这就证明,单用BMI值是无法衡量人的代谢能力的。”
杨文英指出,根据现有资料,中国人的“隐性肥胖”可能比体重指数更能说明问题。人体内的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内脏脂肪看不见,却和胰岛素敏感性更为相关。日本人曾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腰围相同的黄种人和白种人,黄种人内脏的脂肪含量比白种人高。美国的相关研究也证明,胖瘦相同的情况下,日裔、华裔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较白人低,而这两项都是糖尿病发病的机制。这也就解释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比发达国家增长快的原因。
如何知道自己是“隐性肥胖”呢?杨文英教授说,要衡量内脏脂肪,腹部核磁共振是最准确的,但这个无法推广。目前主要靠腰围来估测,女性腰围应小于85厘米,男性应小于90厘米,如果超标就要查血糖、血脂和血压,以尽早发现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张彤)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