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易致运动猝死 专家称应加强监测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心脏疾病易致运动猝死 专家称应加强监测防
2009年08月11日 11:27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个月,(上海浦东)源深游泳馆发生一起猝死意外,一名年轻男子游泳不适上岸后倒地不幸身亡。这一事件除了再次敲响游泳安全的警钟,也引发了运动猝死的话题。今天,让我们了解一下哪些原因会导致运动猝死?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心脏疾病易致运动猝死

  据悉,这名男子并非死于溺水事故,而是由病理变化导致。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被称为运动猝死。这与医学界对猝死的定义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强调了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尽管运动猝死与其他运动性疾病相比,发生率并不高,却直接危及生命。

  运动猝死的原因可以分为心源性和脑源性。尤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多见,约占61.6%至84.4%。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主动脉畸型、先天性心脏病等。研究发现,运动性猝死的高危年龄为30至50岁,以40至50岁为高峰。男女之比大约为6比1,即男性发生的几率比女性大得多。大多数情况下,猝死的危险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如果伴随过度劳累,运动性猝死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经常进行中小强度运动

  在几十万个健身者中可能有一个运动性猝死发生。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运动可降低猝死发生率。不经常活动的人,运动中心脏骤停的危险与其他时间相比要大56倍;而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运动中的猝死危险只比平常大5倍。经常进行中小强度运动,对预防运动性猝死有积极作用。

  运动时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状态。如果最近身体很疲劳,最好减少剧烈运动。对于健身人群来说,轻量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合的。有心脏病史的人运动时,一旦感觉胸闷、胸痛、缺氧、头晕、背部发射性疼痛等症状时,应马上停止运动。平时运动时做好脉搏自我监控,最高运动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30至150跳。

  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

  心源性猝死是可以预防的,专家建议增强定期检查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并治疗各种心脏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健康饮食、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适量的运动,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有些人常年参加运动,这并不等于他们就没有疾病。有几十位长期坚持长跑的60至75岁老人均无自觉症状,但进行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其中有半数患有隐匿型冠心病。显然这部分老人需要调整运动量,否则在运动中猝死的几率就会很大。

  高危人群,如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不正常的人,运动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确定运动目标 运动康复计划必须持续终身,才能达到缓解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是进行初始检测 确定机体的健康状况,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身患疾病和可能患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运动负荷试验的测定。

  三是制订训练计划 最好请专业人士为自己量身定制运动处方或训练计划,并且坚持执行。

  四是定期复查效果 日常进行自我监控、进行定期临床检查和体能测定。这是对运动处方效果的检验,可以为调整处方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链接

  猝死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过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很多病人在发病到送医院之前就已经死亡,所以发病后的每分每秒都很宝贵。我们应掌握一些急救常识:

  1、遇到运动意外的病人,要立即让其平卧、头歪向一侧。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正确按压心脏(双手按压胸骨中下部,80至100次/分,每次按压幅度为4至5厘米)。

  3、配合人工呼吸,呼吸与心脏按压次数约为1比4。

  4、有条件者,头颈大血管处放一个冰袋。

  5、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快速送至医院抢救。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