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数“品牌药”价格未变 一盒阿莫西林卖2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北京多数“品牌药”价格未变 一盒阿莫西林卖24
2009年10月26日 15:18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银翘解毒颗粒2.5克袋装,最高售价0.45元;50毫升十滴水,最高售价2.8元;无糖板蓝根颗粒3克袋装,最高售价0.3元……10月20日,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从10月22日开始执行。根据统计,国家公布的首批基本药品名单中,将有45%的药品实现降价,平均降幅在12%左右。

  26日,首批基本药品调价执行将近一周。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零售药店和医院发现,所谓降价,更多地集中在中低价药品上,高价药和品牌药依然分文未动。

  高价药“还未轮上”降价

  维生素、布洛芬、银翘解毒颗粒、十滴水……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这些非处方药,无论是零售药店还是医院,都严格遵守着规定“红线”,而且往往卖得比指导价更便宜,但对于部分价格比较高的处方药,情况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以阿莫西林胶囊为例。记者采访中看到:

  而在东直门某三甲医院开具的药单中,未标明品牌的250mg×24粒阿莫西林胶囊,一盒单价是24元。

  “为什么阿莫西林胶囊比发改委的指导价要高出那么多?”在双井桥的一家药店,记者向导购小姐询问道。“联邦的阿莫西林胶囊,疗效好,生产成本高,所以售价就一定高。”导购小姐向记者解释,“阿莫西林、头孢这类疗效好的处方药,也是会根据政策规定降价的。只是现在政策刚执行,好多药品都还没轮上呢。”可当记者询问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轮上”时,导购小姐也无言以对。

  猫腻还是难题?

  为何同样一样药品,甲厂家生产的遵循指导红线,乙厂家生产的就不必遵循?同样是出现在指导名单里的药品,这种药可以按标注的最高限卖,另一种药却不按标准的最高限卖。这中间,究竟是存在猫腻,还是“指导”起来有难题?

  记者就此询问了一位做药品销售的业内人员。他告诉记者,在药品市场里,从出厂到医药公司再到进入医院药店,中间存在两个15%的加价。发改委调整药品指导价格,就是要扣除医院15%的加价部分,减轻老百姓的药费负担。这种下调,的确会缩小一部分生产厂家和劣质药的暴利空间,但在执行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让降价变成纸上谈兵。“好药的生产成本通常高出普通药不少,而指导价是按照市场平均水平来的。当指导价低于成本价时,药品生产企业是根本不会按照指导价调整的。另外,当利润摊薄时,部分不规矩的生产厂商,就会停止生产某种低价药品,或者是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劣替良。而对于医院来说,当医保目录上的药品价格已经降到底时,医生很可能就会在自费药品上下工夫,选择高价药品。几种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让药品降价沦为空降。”该业内人员对记者解释。

  药降价能否改变看病贵

  此轮的药品降价,究竟能否真正撬动“看病贵”的现状?在网络各大论坛上,记者看到,大部分网民欢迎政府的“民生工程”,但对结果却不甚乐观。网友“村委常委”说,“药效不会降吧!原来吃一瓶管用的,降价后得吃两瓶,到时候还是高。”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10月的最新调价,依然无法撬动“看病贵”的杠杆。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顾湲就在采访中对记者说,“药价都调了无数次了,每次的最终结果,都是让实在的药品从药单里消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要国家对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到位、医生的基本收入不提高,最终医院还是会将成本摊派到老百姓身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系统问题,涉及到医保、医生等各个环节,绝非调调药价就能改变的。”(赵莹莹)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