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闵行区合川路上的民营莱茵医院日前悄悄“变脸”,转制为公立闵行区中医医院,并将从8月1日起正式启动医保系统,这也是本市首个“民”转“公”的医院。
这次医疗体制创新,到底能否为医疗难题找到求解“方程式”,能亮出多少“新招”?
昨天,记者实地走访了这家医院进行调查采访。
民营医院转制姓“公”
合川路3071号,闵行区中医医院的新招牌十分显眼,并挂出了“8月1日正式启动医保系统”的大红条幅。走入崭新的医院门诊大厅,记者看到,一个滚动的液晶显示屏上有医院主要科室主任医生的介绍,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擅长等;另一个屏幕则明码实价常用药品的价格。
“从今年2月起,闵行区中医医院从原闵行区中心医院独立出来,并对原民营医院莱茵医院进行改制。新成立的医院为非营利性的二级综合性中医医院,设有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等近20个科室。”担任闵行区中心医院院长的孟垂祥原来是长海医院副院长,他表示,现在医院首期投入近1亿元,收费按公立医院标准收取。
社会投资“公立民办”
过去的闵行区中医医院,设置在闵行区中心医院里,实际相当于一个中医科室。按照本市规划要求,闵行区还缺少一所独立建制的中医医院。去年8月,闵行区召开社会事业推进大会明确提出,要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社会事业,探索一种医疗机构“公立民办”的新模式。
在全国已有20多家民营医院的上海西红柿投资控股公司对此“一拍即合”,由此,开业两年来亏损近6000万元的上海莱茵医院正式转制为非营利性医院,由西红柿公司后续投资2亿元,建成4万平方米、400张病床的闵行区中医医院一期;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争取用2到3年的时间,使医院达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标准;5到10年,达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标准。
直击就医“两大问题”
一问:如今的不少公立医院由于投入大,不得不采取“以药养医”的方式,这也是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闵行区中医医院的新机制如何应对这些“老问题”?
孟垂祥表示,由于引进社会资本,解决了医院投入的最关键问题,医院不再需要“以药养医”。同时,为了防止医生通过开药拿回扣,医院所有药品均由医院通过闵行区卫生局政府采购系统购买,切断医生和药厂的“利益链”。同时,严格禁止医生收病人“红包”。一旦医院接到举报证实医生有上述两种行为,坚决辞退“没商量”。
二问:许多病人宁可起早摸黑到公立大医院排队看病,就是冲着大医院的名医和严格的管理,作为一家民营新医院,如何吸引优秀医疗人才,并规范管理?
孟垂祥介绍,转制后,区政府下拨了50个事业编制给医院。下一步,医院将用来面向全国,招聘学科带头人,三级甲等医院的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等优秀人才将优先录用。这些学科带头人可以拿到相当于其他医院2到3倍的高薪,一般的医生收入也要高出10%到20%。
同时,新的闵行中医医院的一大特色是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即把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嫁接”进医院。医院实行投资与运行相分离,设理事会与监事。理事会成员由西红柿公司推选,监事则由闵行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各推选一名,对于涉嫌违背政府及公众利益的决议,监事具有一票否决权。医院内部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的具体人选由西红柿公司推荐、中医药大学认可、闵行区政府任命、理事会聘任。
明年就能“盈亏平衡”
据悉,尽管新医院开出不到半年,经营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连一些医保病人也冲着“名医”、医院环境好等自费来这里看病。孟垂祥说,等到8月1日正式启动医保系统后,情况有望进一步好转,预计明年就能盈亏平衡,过两年将有盈余。
由于公立医院的非盈利性,这部分盈余不能被投资方“提取”,只能“反馈”到购买医疗设施、提高医护人员福利水平等,通过这些投入,患者有望最终受益。(宋宁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