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合肥“地沟油”黑幕:监管严重缺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揭秘合肥“地沟油”黑幕:监管严重缺失
2010年04月07日 09:08 来源:中安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上个月,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的一句话,让地沟油这个话题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尽管何教授后来对自己的说法进行了一些澄清,但地沟油的流向,已然成为全国老百姓心中最不安的疑问。

  近年来,合肥市餐饮业越来越发达,大大小小的餐馆所产生的地沟油最终流向哪里?从上月中旬开始,记者追踪捞地沟油的三轮车,在提炼地沟油的小作坊边租房蹲点暗访,并对地沟油的流向跟踪调查。不过,暗访的结果却是非常耐人寻味……

  满是污渍的三轮摩托车,看不清牌号,甚至没有牌照,车上放着大大小小沾满油污的桶……相信很多市民都看到过这种拉泔水或地沟油的车辆。

  日前,记者一路跟踪一辆捞地沟油的三轮摩托车,最终在合肥一处城中村找到一个炼制地沟油的小作坊。

  作坊原是养猪场

  从3月20日开始,记者便注意观察一些疑似捞地沟油的车辆。 3月23日10时30分许,记者跟踪一辆捞地沟油的三轮摩托车,来到合作化北路西侧的一处城中村。

  这个城中村和合肥市殡仪馆只有一墙之隔。村子里的道路坑洼不平,低矮的民房挤在一起,随处可见成堆垃圾。

  三轮车驶入城中村西北角后,停在一片由数十间低矮的瓦房组成的小作坊里。一位当地村民说,这个作坊以前是养猪场,那些瓦房原本是猪圈,现在大多数已经废弃。

  小作坊的环境非常糟糕,屋里屋外堆着许多沾满污渍的油桶。一条沟渠从作坊里流出,虽然经过雨水的冲刷,但里面还是有明显的黑色油污,结成块状。

  作坊西面的一个池塘里,也满是黑色的油渣状物质,几乎将池塘填平,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

  作坊主非常警惕

  小作坊的前面,是一幢白色的民房,三层楼高。

  或许因为记者一行是陌生人,民房里的一对中年男女一直非常警觉地盯着记者的一举一动。

  直觉告诉记者,这个作坊里藏有猫腻。经过合议,大家决定在旁边租房蹲守。幸运的是,作坊旁一幢楼房的二楼正好有一个房间要出租。

  房主程老汉领着我们去看房时,民房里的中年男子一直跟在记者后面,依然十分警惕。

  程老汉告诉记者,城中村叫“龚洼”,小作坊在村里已有10多年了,以前是养猪场。几年前,养猪场因为污染问题被关停,原来养猪的那些人,便将养猪场改为家庭作坊,加工回收的泔水等。

  “他们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在合肥都买了房子。”程老汉说道。

  作坊据说很神秘

  程老汉的出租房,只有20平方米左右,窗户玻璃是破碎的,房间里湿气很重,只有一张石头垫起来的床、两张老式的桌子以及几把破旧不堪的椅子。

  记者以大学生的名义,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以120元的月租,租下了房子。

  这间位于二楼的房子,在小作坊的东面。走出房间,站在狭窄的走廊上,可以俯视小作坊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小作坊里面的瓦房里,也有很多油桶,作坊里还停着一辆面包车。此外,作坊里还有几只狗,每当有行人从附近经过,就叫个不停。

  住在附近的一位女房客告诉记者,这个小作坊挺神秘的,经常冒烟,风吹过来很呛人,好像在熬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是干吗,但听说是在炼辣椒油。”

  这个作坊里,到底藏有什么样的秘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当天下午,记者一行带着被子,住进了出租房……

  数天的蹲点暗访中,记者发现,为了得到足够多的炼制原料,作坊里的人不分昼夜,随时都会开着三轮摩托车或是面包车去捞地沟油。

  饭店里拎出一桶泔水

  3月24日傍晚6时30分左右,夜幕初降,小作坊里突然响起了马达的轰鸣声。很快,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驶了出来。

  开三轮摩托车的中年男子戴着头盔,一名女子坐在车斗边,将自己裹得很严实。车上放着一只大铁桶和几只肮脏不堪的塑料桶。显然,这辆摩托车是去捞地沟油的。记者急忙驱车跟上。

  摩托车驶上合作化北路后,一直不紧不慢地行驶着,很快就来到了青阳路上。在青阳路一家饭店门口,摩托车停了下来。那名女子拿着一只空塑料桶,从车上跳下走进饭店。很快,她拎着一只塑料桶出来,很吃力的样子。

  记者凑近一看,塑料桶里装满了浑浊的泔水。

  美食街下水道里捞油

  女子上车后,三轮摩托车重新启动。穿过几条街,行至东至路时,三轮摩托车突然拐进路边的九华·华林家园小区,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记者赶紧下车,跟进小区。在小区的南边,记者在一个路灯下找到了那辆三轮摩托车。在离三轮摩托车几米远的小区绿化带旁,那名男子正在使劲移动窨井盖。

  在数声刺耳的响声过后,窨井盖就被移开了,那名男子随即拿起一根竹竿,竹竿的一头有一个瓢状的器具,男子就用这个器具在下水道里捞了起来。

  记者注意到,这个小区的南面是皖河支路美食一条街,此时正值饭店的晚高峰,一家家餐馆厨房的抽油烟机发出很大的声音。

  在这个小区里,这对男女先后打开5个窨井盖,从里面捞出了好几桶地沟油,然后倒进车上的大桶里。

  小区里,不时有居民从这对男女的身旁经过,而这对男女非常镇定,视若不见。

  为了地沟油“日夜奋战”

  3月25日上午10时50分,小作坊里的一辆车牌号为皖ARC969的七座面包车突然发动。大白天的,会去干什么呢?记者赶紧驱车跟了上去。

  一路上,这辆面包车开得很快,时速一度达到80公里。最后,面包车开到太湖路上的太宁花园停车场。

  面包车停下后,一对男女打开了一家饭店后堂的下水道窨井盖,在里面掏个不停。其间,小区保安也看到了,但没有上前询问。

  面包车的后门是敞开的,记者看到面包车除了正副驾驶位置,其余座位全部被拆除,放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桶。

  暗访的几天里,记者注意到,为了捞到足够的地沟油,作坊里的人随时都会开着面包车或是三轮摩托车,去饭店、食堂等所在地拉泔水、捞地沟油。

  作坊主还有“合作伙伴”

  3月25日下午2时30分许,作坊里又有了动静,一辆车牌号为皖ACS268的小货车装了近10只油桶,向五里墩立交桥方向开去。难道是转移炼好的地沟油?记者再次跟了上去。

  一路上,记者注意到,遇到路面颠簸处时,小货车上的油桶会剧烈摇晃,桶明显是空的。

  这个时间,带这么多空桶出来干吗呢?难道还是去捞地沟油?记者一头雾水,只能紧紧跟着车子,沿着金寨路高架、南二环往东行驶。

  下午3时10分左右,小货车开进南淝河路旁边的一个村庄。在村边一户人家门口,小货车终于停了下来。这时,屋里有人出来,将空桶一个个从车上卸了下去。

  记者一行坐在不远处的车上,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在空桶卸完没多久,一个个油桶又被装上了车。装油桶的尽管有3个男人,但他们的一举一动显得很吃力。这次,油桶明显是满的。

  桶里装的是什么?记者疑惑时,一辆三轮摩托车从眼前突然开过,车上满是大大小小的桶,装满了泔水。

  在这个村庄停留了约50分钟后,小货车满载着8大桶油回到龚洼村。

  合作者疑是专门收油的

  南淝河路边的那个村庄里,是不是还有一个炼地沟油的作坊?3月26日上午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暗访。

  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村庄叫李成村,确有一家从饭店收油的作坊。巧合的是,记者进入那家作坊时,里面没人。

  小作坊是个非常简易的房子,建在一幢居民楼旁,大概30平方米大,房子里面整齐地摆满了空油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泔水味。

  在这个作坊附近,记者没有看到炼油的灶台或铁锅。

  综合之前暗访到的情况,记者判定,这个小作坊很可能是专门收集地沟油的。而收到的地沟油,最终会全部被送到龚洼村的小作坊里提炼。(新安晚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