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宝宝才算家。”这样一句看起来很平常的话,在被用做广告宣传语后,却给南阳的邱女士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烦恼。“难道没有宝宝的家庭,就不能算是家?!”对于广告上定义的“家”的概念,邱女士不能认同。她说,她想让大家来“评评理,声讨声讨”。
事件:电视广告语招来观众“声讨”
一句广告语,缘何会引起观众那么大的反响?采访时,邱女士坦言,主要还在于她本身情况特殊,容易被刺激。
邱女士说,2004年,她嫁到南阳邓州,和公婆一起生活。婚后4年,因为某种原因,她一直没能怀上孩子。因为抱孙子心切,公公、婆婆多次催促他们夫妇生育,让她觉得生活压力很大。
前几天,邱女士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郑州某医院的宣传广告,广告中“有个宝宝才算家”的宣传语,更是深深刺痛了她。“公公婆婆等人看见后,更是把它拿来和我们对号入座,在丈夫面前数落我们没有生育,言外之意,家不像家。”邱女士说,她不明白,医院宣传广告凭什么这样来定义“家”的概念,难道没有孩子的家庭,就不能算是家?!
调查:受访市民对此莫衷一是
这条广告语是否存在“伤人嫌疑”?市民对此持何态度?记者随机对20名市民进行了调查。
多名受访者认为,人们对这则广告语的心情及态度应一分为二,“如果是有子女的家庭或生育正常的家庭,可能看到这则广告时一笑而过,但对于本身存在生育问题的家庭,类似这样的广告宣传语,会让他们非常敏感”。
说法:如果较真,很多广告都有毛病
河南形象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改法认为,在国家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第26号令《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得含有以下情形,其中之一就是“不得贬低他人”。“这句‘有个宝宝才是家’的广告语,存在贬低和刺激没有宝宝家庭的嫌疑,应予以完善。”王主任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郑州大学教授、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明锁。他说,这则广告是通过电视媒体广泛传播的,接受群体存在不确定性,那些不想生育尤其是不能生育的特殊群体,“看了确实会不好受”。
“这句广告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反映。从广告效果来看,它起到的是引出宣传下文的作用,从这一点讲,广告语本身无可厚非。”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主任颜景毅教授说。
颜教授认为,广告语只是用于单位或企业的广告宣传,只要宣传内容不存在虚假、违法等情况,受众不应对此太过较真。“毕竟对类似这种广告语敏感的群体还是占社会的少数,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种广告语不会产生太多的想法,如果刻意对号入座,可能我们身边的很多广告语都能挑出毛病。”
“看来,广告语言应该严谨,应该顾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理解。”专家们这样认为。(康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