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3月28日电(唐贵江 陈广泰)专门针对药品生产厂商自由定价的四百多家企业五百多个药品,广东药品网上采购今天进入第三轮面对面谈判阶段。进口药品往往是同类国产药品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企业与专家组就药品成本核算再度激烈交锋。
据介绍,今天进行的该轮谈判,针对的是同一竞价组只有一两个厂家的无限价议论价品种,进口国产药品均占相当的比例。由于无法合理制定限价,价格均由各生产商自行决定,在报价中存在部分生产商故意抬高价格的现象。
本次谈判会的焦点集中在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的成本核算标准和专家判断企业生产成本之间的差距上。记者今天上午旁观了六个小组中第一个小组的谈判全过程,药品企业代表希望把研发成本、管理成本、原材料成本和流通成本完全核算在内;而专家组则注重药品的品质、疗效以及原料成本的组成,双方交锋激烈。
比如某进口注射液,企业提出其受专利保护,制作工艺精良,进入中国市场的口岸价就达人民币二十八点八九员人民币/支,加上管理和流通中的成本,报价最低只能压缩到人民币三十五元;而专家们针锋相对地指出,这种药物本身并不是一种全新研发的产品,而其原材料成本很低,国产同类药品却只需人民币四毛二,进口药品与其相差达几十倍,无论如何是不合理的,应该还有相当的降价空间。但专家的话并没有说服企业,该药最后上报的价格仍然锁定在三十五元。
而一种用于关节炎的韩国进口贴片,企业报价人民币十六点零二元/贴,专家介绍,中国同种药品非常多,最低的甚至只卖二点五元/贴,虽然进口药品有自身的优势,但如此巨大的价格反差将让民众难以承受,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企业最终也只同意降低百分之五。专家事后表示,如此巨大的价格差与其和国产药的疗效差并不成正比,该药最终入围的机会并不大。
据悉,本轮谈判将持续两天,企业的最终报价通过专家组的两轮内部投票后,价格合理的将被纳入广东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否则只能淘汰出广东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