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退市成最大规模"拆迁" 无法回避补偿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小灵通退市成最大规模"拆迁" 无法回避补偿问题
2009年02月23日 09:59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小灵通3年退市”的消息成为目前街头巷尾和网络上最热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围绕小灵通“是否该退市”、“如何退市”、“怎样妥善维护现有近7000万小灵通用户的权益”展开。小灵通3年后退市,将是电信史上最大规模的艰难“拆迁”。

  知情人士透露,面对小灵通将于2011年底退网一事,中国电信已紧急召集各省高管商量对策,对策不得而知,但有专家认为,按照文件,小灵通退出现有频段,也不一定意味着小灵通用户就必须转网,可以通过小灵通转换频段的方式让用户继续使用;另外一种办法则是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小灵通用户转至其它移动通信网上,但那样成本过高,将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雪上加霜。

  “我们要做钉子户”

  “房子拆迁了,政府会给安置房,小灵通‘拆迁’了,我们能得到什么?”这是小罗现在最想知道的问题,虽然迄今尚无答案。

  作为一家中型进出口公司驻南宁的员工,小罗全每天要接打上百分钟的电话,但他从没为电话费发过愁。

  “南宁应该是全中国打电话最便宜的省会城市,我的电话费比其他城市办事处的同事都少,甚至只是他们的零头。”小罗说。

  他的秘密武器正是小灵通,每个月只要交46元的“全包”套餐费,他就可以免费打360元的国内长途电话,本地和省内电话则不限时,即使他打满30天,也不用多花1分钱。

  上个月,他打电话一共只花了85元:小灵通包月费46元,来电显示和其他费用11元,手机的包月费和电话费28元。

  但他的“幸福生活”即将结束。根据2月3日披露的工信部的一份通知,小灵通使用的1900-1920MHz频段将清频退网,现在运营商应对在用的无线接入系统停止扩容和发展新用户,并不得扩大覆盖范围。

  这意味着,1997年建网,2007年曾拥有1亿用户的小灵通,将人间消失。与全国7000万小灵通用户一样,小罗将成为中国通信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大军中的一员。他不得放弃小灵通,重新加入中移动、电信或是新联通三家运营商的某一个网络,并重新规划自己的通信开支。

  留给他的时限是3年,可能还会再短一些———虽然一些小灵通用户群情汹涌,在网上呼吁其他人像“钉子户”一样坚持到退网的最后一刻,以迫使运营商提供更高补偿,但在国内很多地方,运营商已经着手拆除小灵通基站,改装上3G网络,小灵通的信号将一天天变差,直到最后一个用户离开。

  近7000万消费者执着地用着小灵通,其根源就在于其低廉的通讯资费,而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用固话的资费享有移动通讯的功能。小罗说:“如果没有好的转网政策,我会把小灵通用到退市的最后一刻。”

  明知技术落后为何还要投?

  对于小罗这种电信“拆迁”户,网上争议不少。

  一部分人认为,作为移动补充技术,小灵通的传输性能、覆盖性能都远不如现在的移动通讯技术,在调制方式、频率使用效率方面也较为落后。其退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电信“拆迁”户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要做什么“钉子户”。

  但更多人主张,用不用小灵通应该由市场决定:如果消费者自己不需要小灵通了,会自动选择别的产品,让小灵通市场自然消退。毕竟,每位小灵通用户签订入网协议时,都与电信运营商确立了长期的电信服务合同关系。

  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陈岱松认为,政府监管部门在这个问题上要做到信息公开。从合同双方的义务关系来讲,现有用户首先应享有何时需要退网的知情权;其次,如果技术升级,升级后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应该不少于现在的服务,且资费不能因为升级的原因而增加。

  此外,网上争议最大的是:当年明知小灵通是一种过渡的、落后的电信技术,为何还要投下巨资。小灵通最早在1997年浙江余杭开始试运行。但是在引进的时候就引起了争论,因为这种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发展前景。很多人反对发展小灵通,这也是为何至今小灵通不能漫游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由于它的接听是免费的,因此面市之后,就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2000年6月,原信息产业部下发通知,将小灵通定位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从而明确了它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角色,小灵通在最高峰的时候,全国用户数接近1亿,当时全国每6部移动通信设备中就约有1部是小灵通。2007年1月,手机开始逐步实行单向收费,小灵通的用户数也开始逐年下滑。

  一位电信专家说,近10年来,国家投在小灵通身上将近1000亿元,中国电信600多亿元,中国联通大概投资了300多亿元,这些投资并不是说现在已经一分钱都产生都没了,并不是说已经完全变成垃圾了,它还是非常有用的资产,而且它还是国有资产,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轻易就把它给丢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尊重在小灵通过去的1000亿元的历史投资,那么同样我们也很有可能不会尊重未来。

  无法回避补偿问题

  解“灵”还需系“灵”人。“无论是哪种情况,运营商都无法回避对用户的补偿问题。”一位电信专家说。

  对运营商来说,最理想的局面是用户自主承担转移至新网络的相关费用,这种“平滑过渡”的代价最小,但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因为小灵通用户中多数属于低收入阶层,至今坚持选择使用小灵通就已说明他们的经济状况无法承担更高的通信费用。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接到工信部《通知》后,对2011年底前完成此频段清网没有提出异议,但面对退市在近7000万消费者中掀起的轩然大波,三大运营商的姿态却大相径庭。

  舆论广泛认为,无论在“小灵通退网”,还是在新一轮3G“客户争夺战”中,没有小灵通业务的中国移动都是“最大赢家”。不仅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发展TD-SCDMA的频段,而且可以向新释放的7千万用户张开“怀抱”。

  拥有4000多万小灵通用户的中国电信就“比较烦”。毕竟,目前小灵通的业务收入仍占中国电信总收入的17%左右。置身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国电信不得不在“利益受损”和“用户流失”之间做两难的选择。

  网络调查显示,52.7%的投票者希望在转网后“保持原有小灵通资费标准不变”,34.7%的投票者要求运营商“赠送一部手机”,8.7%的投票者选择“赠送话费”。而每一项选择,都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致力3G市场竞争的中国电信,都是不小的压力。知情人士称,为留住老客户,中国电信可能会采取“高端用户先行迁移、低端用户引导迁移”的方式,争取3年时间内完成小灵通用户向C网的全部转移。

  相比电信,拿到WCDMA牌照后已将小灵通资产列入贬值资产的中国联通压力稍微小一些。中国联通有关人士表示,联通将认真研究现有小灵通用户的转网方案,并妥善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

  合理的转网方案如何产生?

  如果退网成为不可更改的现实,那么,如何“去”又如何“留”就成了关键。对小灵通用户来说,一个合理的转网方案无疑是他们当下最需要的。眼下,值得社会关注的,是寻找一种妥善的方式,在充分考虑用户、运营商双方诉求、意见基础上,得出一个转网方案。

  诸多法律界人士认为,电信服务合同是一个长期协定,在没有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实施退网,有强行中止合同的嫌疑,而且还是面对近7000万用户这么一个大的群体。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建议,一个可行的做法是,监管机构主持召集听证会,由小灵通用户代表、运营商以及业内专家参与,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处理方案。通过听证程序,让作为“小灵通退网”事件利益关系人的近7000万消费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内部近期已经在开会讨论小灵通用户的安置问题。工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他们将积极跟踪清频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各类侵害用户利益的行为,欢迎电信用户及时向电信企业客服热线投诉。

  如果说小灵通退市是一场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博弈”,那么无论何方无疑都希望结果是双赢的。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小灵通确实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终将谢幕,我们期盼在完成技术进步的同时,用户的意见能够被最大限度地倾听,其正当权益能够受到妥善地保护。(文/本马勇 )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