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又是误传,没想到会这么突然。”2月4日,四川通信设计院高级咨询师程德杰在电话中对记者感叹不已,“没想到小灵通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
此前一天,关于7000万小灵通用户将在三年内退网的消息,突然流传开来。
程德杰觉得难以置信,不过很快通过相关渠道获悉,确实已经发了“红头文件”。这份名为《关于1900-1920MHz频率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的工信部文件要求,为了给TD-SCDMA让出频段资源,小灵通等无线接入设备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
同样感到突兀的还有原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有“小灵通之父”之称的徐福新。11年前,徐可谓亲手为小灵通在中国“接生”,并目睹了这项“夹缝中的技术”从零到用户上亿的顽强生长。“三年退网”于他而言,除了对一项技术寿终正寝的唏嘘外,还有对7000万用户归宿的大关切。
根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国内小灵通用户仍高达6893.1万户,占中国手机用户数的1/10、总人口的约1/20。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电信运营业中来看,都显得不可忽视。
2月5日下午,徐福新去了浙江电信,去给困惑的领导们做咨询。据其向记者透露,实际上那个决定小灵通命运的文件,并没有下发到运营商的省级公司,基层运营商更是束手无策:一方面,是充满了疑惑的用户不断打来询问的电话;另一方面,由于接线员摸不清政策,不敢贸然回答,“到最后,客服们都害怕接电话了”。
意在频谱还是意在用户?
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关于清退小灵通的工信部文件其实早在春节前就已经下发,但只是发到运营商的总部层面。一位省级运营商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总部层面对于小灵通的清退已经展开讨论和研究,但还没有形成正式的方案,而由于还有三年的时间,总部就没有急于把相关文件下发或者公布,希望经过细致的研究,制定了策略之后再说。
但突然曝光的文件显然让基层运营商和一些用户有不知所措之感。
“三年内退网”的消息广泛流传后,联通给本报记者发函表示,已经收到相关通知,并将按照文件要求,有步骤地妥善完成相关工作,其同时强调现阶段小灵通用户的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电信相关人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则表示,中国电信一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监管政策,也表示将会继续秉承“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为在网小灵通用户做好服务。
字斟句酌的两家运营商,在强调会切实维护广大用户利益的同时,均没有正面谈及清退问题。
“不管怎么样,中国移动是这次事件的大赢家。”程德杰认为。实际上,自2008年开始,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应该把小灵通的频段让位给TD。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表面上看,清退小灵通是为了给TD让出频段,但实际上,移动的频段资源并没有这么紧张,“中移动本身在频谱划分的频率宽度、频率特性上就占有较大的优势,并非一定非要使用小灵通的频段。移动屡次强调要使用小灵通频段的目的,其实在于小灵通用户”。
7000万用户归宿
“小灵通有它的优势。”程德杰对记者表示,“如果用手机打电话,半个小时就感到耳朵发烫,但是小灵通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它的辐射很小。”他说,如果运营商真的在2011年清退小灵通,他也决定要再使用三年。徐福新则喜欢用数字表示小灵通的绿色环保,“一般手机的功率是0.5到1瓦,而小灵通只有10毫瓦,两者相差50到100倍。小灵通在辐射低、环保上很有优势”。
类似程德杰这样的拥趸在小灵通用户中占据多大的比例,难以确知。
“小灵通的退出是必然的。”2月5日,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小灵通是中国电信在没有移动网络牌照的时候,作为替代方案推出的产品。在3G时代到来后,迟早会被替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应该早作准备。”
“用户之所以不愿意转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不愿意买手机花钱;二是话费的余额如何处理;三是舍不得号码。”曾剑秋说。他认为,目前,电信和联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自己的小灵通用户转移到自己的移动网上。
他认为,针对上述三点,电信和联通可以采取送手机、转移话费余额,以及在用户的小灵通号码前加固定前缀、尾号不变的方式来应对。
但根据腾讯网的一项即时调查,如果将来不得不放弃小灵通时,将有70%左右的小灵通用户会选择入网中国移动,而不是电信和联通。
程德杰认为,对于电信来说,目前实现小灵通转网有一定的困难:第一,小灵通用户多是低端用户,电信正在大力推广的天翼品牌定位高端;第二,电信也没有做好行销准备,在促销方案、转网方案、配套资金、人员和物资配备等环节都没有准备好;第三,电信刚刚接手CDMA网络,很难一下子支持大规模转网。
另外,目前手机的话费尽管已经比较低,但仍然低不过小灵通,用户是否接受也必须具体分析,万一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纠纷。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在第一代模拟机转到数字机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程德杰告诉记者,“当时模拟机的用户只有几百万,仍然闹出了官司。如果这次的7000万用户处理不好,也可能会出麻烦。”
“如果认为小灵通的使命就这么结束了,那还太早。我相信,只要有消费者的需求,它就不应该被人为地消亡。”在结束采访时,徐福新对记者说。郭建龙